当与子归_作者:卿妃(131)

  “子……子愚!”

  她一把接住他软软的身子,黑瞳依旧对不上焦距,上官意轻轻笑着:“我抓住他了……”

  闻言,余秭归看向他的腹间,粘腻的一片暗渍,他死死攥着那只死命挣扎的铁爪。俊脸看不出半丝异样,醉人的黑瞳依旧笑着,好似云淡风轻,好似没有半分疼意。

  全身真气像要爆出,余秭归立掌成刃,cha入鲜于世荣的巨阙,而后横向一拉,沉哑的惨叫埋没在周围卷起的杀戮中。

  “终于……”挺秀的身子缓缓滑下。

  “子愚!”

  抽出血掌,她抱住那具温热的身躯。“子愚……子愚……”滚烫的泪夺眶而出,她心慌到不能自已,不顾xing命地给他输着真气。“我功夫好,伤了就伤了,你跑出来做什么……跑出来做什么……”

  只听轻轻一声:“你受伤,我会心疼。”

  泪滑落眼角,这一刻,她眼中真真正正,只有他。只有他,满心满眼只有他,就算河山将倾,就算日月不明,都只有他。

  小心翼翼地将他抱在胸前,她低下头,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耳边低语:“子愚,我要和你去金陵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黑瞳中盛满chūn景,桃花落了一地……

  第二卷 完

  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

  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

  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

  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

  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

  悠哉悠哉,辗转反侧。

  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

  窈窕淑女,琴瑟友之。

  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

  窈窕淑女,钟鼓乐之。

  ————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

  第三卷 绸缪

  第一章 宜chūn香质(上)

  江南形胜之地,东吴斗分之所。西以峨眉为壁垒,南以长淮为伊洛。衔远山而据大江,控湖海而望南广。huáng旗紫盖,虎踞龙盘。蔚为艺文儒术之胜,长叹风帆海船舶之饶。衣冠萃止,斐然有章。金陵真王地,然,非帝宅也……

  正如《侠客游记》中所记一般,大魏虽开国于金陵,但守成于北方。太祖皇帝感怀龙兴之地,在此设立应天府,与北直隶顺天府摇相辉映,故而在大魏治下,金陵又称南京。

  时值三月,正当金陵花期,只见jī鸣山上chūn樱如雪,湖畔山色渐青,恰是一派水蓝天染的好图景。台城下一纵小市,沿街的酒家刚接到衙门的消息,圣德皇帝七七已过,挂了许久的白幡终于拆下。见此qíng形,踏chūn游湖的儒生们不免议论开来。

  “据说先帝是因为失德而死。”望着坠地的幡布,为首一名青衣书生开口道。

  “王兄,这话可不能乱说。”

  “圣人云:帝王失德必有天象,君不见先是两河同涝,再是冬至成霾,然后是关外兵灾。你再看先帝大行之后,民乱止息,yīn霾骤散,关外平定,前因后果清楚明白。陈兄若还不信,可去府衙的昭民榜看看,先帝遗诏的抄本上清清楚楚写着‘四海之乱,盖出于朕’,明明白白的罪己诏啊。”

  周围听客恍然称是,却不知皇帝遗诏多为大臣拟就,加上圣德帝驾崩前多是昏迷,这份“归罪于朕”的“诚挚”诏书应是出自顾命大臣之手。

  顾命大臣啊,那位因为子愚的关系差点丧命,为何在起复后不对金陵上官家下手?

  余秭归不由心头微疑,放慢脚步,这时就听——

  “哎,管他先皇新皇,只要少收点鱼课(渔税)就是好老爷。”

  卖鱼的小贩喃喃着,见她瞧来,马上堆笑。“姑娘,买条鱼吧,新鲜的乌鱼,刚捞上来的。”

  她停下脚步,俯身看着盆中肥鱼。

  “您瞧这鱼多jīng神,看您刚从药铺出来,是不是家里有人生病了?”

  这鱼贩倒眼尖,她道:“替我家老爷抓药来的。”

  “那姑娘可算碰巧了,这乌鱼可是最补的。”

  “哦?这鱼多少钱。”

  见她有心要买,小贩愈发热qíng。“大的那条七十文,小的那条四十文,您要两条都要了我算您一钱银子。”

  “倒比上月便宜了不少。”她目测着两条鱼的斤两,“方才听小哥的意思,市价跌半是因为鱼课减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