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与子归_作者:卿妃(23)

  衣袖被十一兴奋扯住,她也便停住脚看向街边的杂耍艺人,却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辆宝车。

  “秭归。”车里传来轻唤。

  “子愚。”

  她弯起眼,却见那双俊眸没了一贯的笑意,略显yīn沉地看着她的身边人。

  “这是我的十一师兄。”她介绍道。

  这时十一也看到了车里人,虽然很想认识一下传说中的人物。可他不过十五,还是少年心xing。嘴上寒暄着,心却不忘那边的杂耍,时不时一瞟,真是心痒极了。

  见状,上官意俊眸抹过异采。“比起九峰园的‘仙人班’,这不过是些雕虫小技。”

  “雕虫小技?”十一诧道。

  “以钱十枚,呼之成五色;抑或是一布相遮,移花接木。”上官意颇有意趣地说着,听得十一入了迷,“耳听为虚,不如亲眼所见。贤弟若愿意,在下可让家仆带贤弟去看个究竟。”

  “真的啊?”

  “自然。”上官意笑得极可亲,“贤弟且尽兴去看,花销不必挂心。”

  “多谢多谢!上官公子你真是个大好人!”十一兴奋地脸都红了,“师弟你跟师父说声我晚点回去。”

  看着那个无人再牵的袖角,上官意觉得顺眼了许多。命人挑开帘,他懒懒地靠在车里,一副邀请的姿态。

  “秭归秭归,可与子归?”上官意笑容漾深,很是勾人。

  她大大方方地接受,刚要抬脚,就见一人自街头大宅飞身而出。樱糙色的长衫斜斜掩着,未束的卷发凌乱披着,腰带也只勉qiáng地系了一道。

  “jian夫!抓jian夫!”大宅里传出吼声。

  那人向她比了一个嘘的手势,旋即钻进后一辆车里。

  “公子,是大少爷。”忠仆平平说道。

  “将车门锁起来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咔,咔,咔,三道玲珑锁瞬间钉牢了后一辆车的车门。

  不一会——

  “舅舅!”

  叫声之凄厉,让她不禁心生怜悯。不过当看到笑得chūn意融融的某人,她决定忽略那一丝丝少得可怜的同qíng心,充耳不闻地爬进车里。

  窗外鼎沸的人声将将淹没了后车的哀嚎,她耳力虽好,却不想用心,神游似的望着漏光的竹帘,始终未语。

  “秭归向来如此么?”

  忽然一声打破了宁静,她不解地望去。许是因为腿上没好,上官意舒展着四肢,慵懒中带抹狂态。

  “即便好奇,也可以做到不问不听,真是一个很冷漠的人呢。”

  俊眸如水,非泉非溪,而是两汪幽不见底的深潭,深深深深的,仿佛在蛊惑人一探究竟般。不过她不会跳下去,因为她知道如此一来将被看透的会是自己。

  于是她浮起笑。

  冷哼了声,对面人褪去了温善的面具。半晌,目光停留在她的木剑上。

  “怎么,江都也有人请天龙门作法?”

  “师傅向来是有法事必做的。”甚至不惜压价来抢同行饭碗,“而且近日江都人多,人多的地方鬼自然也便多了。”

  “人多的地方鬼也多。”上官意轻声喃道,而后笑开,“看来我不在的半月,秭归过得颇有意思呢。”

  她叹了口气:“如果夜夜有人造访,这也算有意思的话。”

  “秭归在哪儿惹了这么多qíng债,每夜都有怀chūn少侠造访香闺啊。”

  闻言,她差点喷出血来。抬头看去,却发现那双眼冷冷沉沉的,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。

  “怪只怪玉剑山庄太大,而我与曼夫人又住得门靠门,以至于那些好奇曼夫人的大侠们常常走错,弄得我难以深眠,真是痛苦万分。”

  “哦?那后来呢?”

  眼中冷意倏地消融,这人好像见她痛苦便万分快意似的,真是“慈悲”。

  “哎。”她再叹,“到后来只要听到门响,我便会提醒‘人在隔壁’,有几次好像还听到有人道谢,大概是被我的好心感动了吧。”

  闻言,上官意畅快大笑,笑得眼中桃花朵朵,像要伸出枝来。还好在没变成勾人红杏前,他收敛了笑。

  “秭归可知我这半月去了哪里?”他目光灼灼,笃定了她知道。

  韦柏重放任江湖人夜探玉剑山庄,三青师太总也不叫声余夫人,归根结底不过是“疑心”二字。他们不信则江湖不信,如何能继续这出戏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