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与子归_作者:卿妃(69)

  “老夫辗转反侧,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解燃眉之急的好方法。”

  此言一出,孙渭连忙止了哭:“还望首辅大人赐教!”

  他手脚并用地抱住郑首辅,仿佛抱着求生浮木,也不管是清流还是浊流,只要能救命就好。

  就算当年再有抱负,可在生死面前终究糊涂。

  季君则冷冷看着毫无原则可言的孙渭,心下有了计较。

  “怎么季大人猜到了?也对季大人可是百年难见的年轻俊才,就算入不了阁,可这种法子总该想的到的。”语带讽刺,郑首辅得意非常地看向他,“全国二十一家户巨富,随便抽掉几家就可解今冬银亏啊。”

  闻言,百官皆愣。

  “大人是说……抄家?”季君则不可置信地盯着他。

  “季大人果然聪明。”

  杀jī取卵,这无异于自毁长城。这老狗,这老狗!

  手不可抑制地颤抖着。“首辅大人可知此举的后果。”

  “后果?反正‘贼开花’的把戏比比皆是,这次不过是换成几家巨富罢了,又能出什么事,还是说季尚书有更好的法子为皇上分忧?”

  说完郑首辅得意一笑,叫来刑部尚书便离开大殿。

  “完了!完了!”头发散乱,孙渭嚎啕大哭。

  “这可是转机啊,大人。”户部官员纷纷劝慰。

  “你们懂什么,懂什么!这回老夫必死,户部必死!老夫要回去jiāo代后事!”

  推开众人,孙渭仰面狂笑地跑出大殿。见此,百官皆称孙渭疯了,只有他明白孙渭清楚的很。

  大魏开国至今已有百年,由最初的实物为赋,到如今统一以银为税,这便是商贾的胜利。在复杂的帝国税赋血脉中,商贾看似弱者,实际上却掌控者实物与银的jiāo换,尤其是巨富商户。

  商贾者以通货为本,以鬻奇为末

  全国这二十一家巨富之所以为巨,不在于钱资家产之盛,而在于通货范围之广。

  关于这点,只读农本商贱孔孟之道的朝臣们怎会懂?yù将五绝之说斩糙除根的今上又岂会用?

  陛下啊陛下,如今您该防的不是五绝门人,而是那个将绝天下的老匹夫啊!

  想到这他心急如焚,健步如飞地跑向乾清门。

  “今日皇上谁也不见。”

  “请福公公再通传声。”

  “别为难咱家了季大人,皇上正烦着呢。”

  “烦着?”他抓住了重点,“内廷有事?”

  “哎,可不是,皇长子生病要娘,皇上又不准柳嫔娘娘去看他,现在娘娘正在乾清宫外跪着,求皇上准她母子一见呢。”

  说来真是可怜,这位娘娘是两年多前皇帝南下江都时带回来的美人。不仅长得倾国倾城,更重要的是肚子争气一举得男。虽然也有人说柳嫔在江南时嫁过人,皇帝陛下是替人养儿子。可下过江南的太监们都说,皇长子诞于柳嫔侍驾后的第十三个月,若不是哪吒再世,那便是皇上的嫡亲儿子无疑。

  只是半年多前,不知柳嫔是怎么得罪了皇上,不但圣宠不再,就连哺育亲子的资格也被剥夺了。

  “说来季大人也曾随驾到江都吧。”见季君则沉默颔首,福公公滚了滚眼珠,一副听人是非的模样,“那个中详qíng,大人可知一二啊。”

  柳嫔入宫也算他一手促成,他怎会不知。

  原先他是想在后宫放下一粒棋子,却不想这招棋反而害了他。

  皇上的宠幸与疏远是同一个理由——余氏家训,江湖秘宝,关于这点柳嫔一直三缄其口。开始时他以为这是柳嫔固宠的手段,可后来才发现可能她根本就不知道。

  这个余氏女可能是假的,皇上这样想,便让他秘密去查。但出人意料的是,柳嫔的经历无懈可击,若不是有高人刻意粉饰,就是她的的确确是余氏女。他无可奈何地回禀,却发现帝王的疑心已转移到自己身上。

  而这仅是生出君臣嫌隙的第一步,真正导致如今局面的,是他关于治理涝灾的谏言。

  臣请陛下准灾民入直隶,在城下建灾民坊,这样一来各地便会效仿京师,灾民非但不会变成动乱的流民,反而会感激陛下的浩dàng隆恩。

  卿之提议,好像曾有先例。

  帝问道,不及他开口,郑首辅便不怀好意地开口。

  回禀陛下,此乃敏怀太子之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