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师_作者:小伍(1142)

2017-11-04 小伍 古代言情

  髙朠说,十几具焦尸,早已无法辨认,或者又有趁火窃取财物逃出观去的,亦未可知。朱氏的生死,已无从考证。然而她毕竟是顺阳姑母的独女,总归要查一查的,毕竟这种纵火大案发生在天子脚下,实是国法不容。

  我又问,庐陵王府的银杏查明了纵火案,皇帝都赏了些什么?

  髙朠说,庐陵王已是亲王,银杏又是女子,还能加赏什么?左不过是金银财帛。

  我一笑,改日宣她进宫来,本宫要仔细问问她是如何破了这桩悬案的。

  髙朠说,昨日朕宣他进宫,说是病重难支,起不来身,不得已派了府中的两个中官进宫来回话,倒也说得一清二楚。母后想听,便由朕说给母后听也是一样的。

  不过破了一桩悬案,髙朠便这般回护于她了。果然母子之间,已有芥蒂。我摆摆手,今日就不必了,改日吧。皇帝政事繁忙,回宫去吧。

  髙朠刚走,启章便从屏后转了出来。妹妹还拿不定主意么?说是不追究,其实心里都记得分明。叔父舍命,才有我们启家的今日。妹妹再犹豫,启家便只有死路一条了。

  我明知故问,你要我怎样?

  启章冷哼一声,自然是——废帝。

  废了却立谁呢?

  自然是太后的亲儿子,汝南王高朎。这孩子已经十五岁了,想来也是想坐这个皇位的。

  待本宫问一问他。

  启章大笑,问?也罢,妹妹只管去问。莫怪做哥哥的不提醒你,今日他怪责我们启家,明日焉知不会害自己的亲兄弟?贱尼孽子,根本不配坐这把龙椅,真不知道妹妹当初为什么要让他作太子。

  我摇了摇头,先帝只坐了十四年江山便崩逝了,哥哥若有能耐力排众议,我自然扶少帝登基,母后称制。如今说这话还有什么用?

  启章忙道,新帝不过登基两年,母后下诏,以不德废帝,天经地义。如今汝南王已将冠礼,还怕国无长君么?妹妹可要当机立断,事久生变,若泄漏风声,你我兄妹都死无葬身之地。

  晓

  银杏姑姑说要带我进宫,就在今夜。我问,进宫做什么?

  银杏姑姑说,进宫见你的高朗高公子。你不要怕,高公子见了你会很欢喜的。说罢寻出一袭浅碧色长衣,又说,若有人问起,便说你就是我。

  我又惊又喜,复又忐忑,这难道不是欺君之罪么?我见了皇帝,又该说些什么?

  银杏姑姑笑,你想说什么便说什么,你说什么高公子都爱听。

  脱下道服,换上常服,离别那一刻未尽的qíng愫尽数涌上心头。生离死别后,不知他可还记得我么?

  款款入殿,他的目光依旧如在船上时那般深长与眷恋。我下拜,奴婢银杏参见陛下。

  他亲自下殿扶我起身,一面热泪盈眶,你竟然……他点一点头,转头遣散所有侍从,只留下心腹小任。他握住我的手,道长无恙,小生欢喜之至。

  我垂头含泪,奴婢的观舍已被烧了,奴婢已不是道长。

  他的手紧了一紧,你放心,朕一定会为你的徒儿们讨回公道。

  依偎片刻,小任在旁提醒,陛下,宫中人多眼杂,朱姑娘还是尽快出宫去为好。若被中宫知道了,就不好了。启家知道朱姑娘还健在,更是不得善了。

  我连忙直起身子。他沉吟,那边怎么样了?

  小任说,太后那边,启大人日日来请安,汝南王也在门外哭哭啼啼的。还请陛下早作决断。眼看太后快不行了,下诏只在这一时三刻了。

  他问,太后真的会下诏么?

  小任说,这……奴婢不知。

  他又问,启章还在太后宫里么?

  小任说,启大人是外臣,不好留在内宫,但汝南王可日日在太后寝殿外哭,听说安定长公主也天天劝太后。陛下固然是中宫嫡子,可再亲,能亲得过汝南王和安定长公主么?

  这话说得奇怪,然而我也不敢cha口去问。

  他吻一吻我的额角,说,你就在这里坐着,哪里也不要去。中宫又如何?启家又如何?没有人再敢伤你。说罢吩咐小任,封了济慈宫,在内的不准出,在外的不准进。把太后身边的宁一文调出宫来,让他用话挡住启章。他若不听话,只管打杀。非到太后崩逝,不准开宫!

  小任领命去了,不多时又回禀,奴婢奉命封宫,这才打听到,原来诏书已经发出去了,只怕明晨就要发难。幸而陛下当机立断,否则……说罢举袖擦了擦额上的冷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