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师_作者:小伍(12)

2017-11-04 小伍 古代言情

  长公主示意丫头扶我起身,满意道:“孤舍不得你入宫,却更不忍将你埋没于府中。不单是你,将来本宫也会为玉枢谋一个好前程的。”

  我忍不住问道:“玉枢将来也要入宫么?”

  长公主笑道:“傻孩子,哪能人人都入宫?你放心,本宫绝不会叫她吃亏。”

  眼底浮上热泪。忽听外面慧珠说道:“殿下,时辰到了,车马齐备,玉机姑娘该启程了。”

  长公主携起我的手,亲自送我到门口。父母早已和婢仆们候在道边。母亲一见了我,眼圈立刻红了。长公主握住我的手,缓缓道:“愿玉机的品貌才德为人赏识,有朝一日衣锦荣归。你的双亲姐弟,乃至于孤,都以你为傲。”

  我将眼泪藏起,款款拜下:“玉机愿长公主殿下福寿安康,太平长乐。”

  长公主眼角微泛泪光。慧珠扶着我,缓缓走下台阶,上了一辆青绸小车。赶车的王大娘放下车帘,我亦狠心不向外看。车动了,我方取出帕子拭泪。

  袖子滑下,腕间的羊脂白玉珠莹润而饱满。我不知道高旸为何会有这样的念头,然而心中不无暗喜。车行得远了,我这才将隐翠香囊取出,系在身上。启帘向外探看,但见青石板路上,长长的车影似一道眷恋的心念,越过护城河,绵延至朱红色的宫墙下。

  我问道:“这是到皇城了么?”

  王大娘道:“回姑娘的话。我们现在皇城西边,正向北走。一会儿从皇城西北角的修德门入宫。”

  听她这样恭敬地回话,我不觉一怔:“大娘何须这样客气。我并不是什么姑娘。”

  王大娘笑道:“姑娘如今是待选的女官,身份贵重。老奴不敢放肆。”

  我默然。我何曾成了“姑娘”?我不过是长公主府的家奴。长公主若疼我,便荐我入宫搏个前程。若她无心于我,我便在府中配个小厮,庸碌一生。

  从长公主府到皇城,只是换了一个更大的牢笼。然而即便两处都是牢笼,世人依旧会向往更大更高的那座。我暗暗叹了口气道:“王大娘言重了。”

  第三章 锦素沈沈

  马车于huáng昏时分到了修德门,王大娘扶我下车。门官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,穿一身青色圆领袍。见我下车,一面打量我的装束,一面堆下笑来:“这位必是熙平长公主府的朱姑娘吧?快请进,其余六位姑娘都到了。”然而见我只有王大娘一人陪伴,又道,“奇怪,别的姑娘都带着丫头,怎么姑娘你……看来姑娘只能独自入宫了。”

  我行了一礼:“多谢大人提点。”又向王大娘告别,“天色已晚,大娘快回去复命吧。”

  王大娘道:“是。姑娘一切小心。”

  我点点头,转身走入修德门。碗大的铜钉隐在城门道的yīn影之中,shòu头衔着铜环轻轻叩击城门。城门在侍卫的合力下,缓缓合拢。王大娘立在马前目送我入宫,一身青影渐渐隔绝在朱门之外。

  守门官道:“下官带您进城。这里是外城,内城门还要向东南走上一里多地呢。”

  我若入宫做了女官,哪怕是末品的女巡,也是从七品的名衔。只是我朝初立,宫中为节省国帑,不仅沿用前朝宫女,且很少选女入宫。当今皇帝登基十年,身边也只有大婚时的一后二妃。既然连妃嫔都未选过,女官就更无从谈起了。这门官自称下官,倒也并不错。门官乃是九品小吏。

  我欠身道:“还未请教尊姓大名?”

  门官笑道:“下官名叫李瑞。姑娘且等一等,下官去唤轿子。”说罢转身进了值房。

  我抬头打量四方。修德门西边是一排值房,东边是捣练厂,乃是宫人们浣洗衣衫的地方。捣练厂的侧门朝值房开,几件雪白的纱衣和披帛晾在竹竿上。晚风阵阵,纱衣如雾气飘dàng。

  李瑞领着四个人抬了轿子从值房中出来。见我呆望捣练厂,也不搅扰。不一会儿,一个青衣女子走了出来,关了捣练厂的侧门。

  我笑问:“听闻入宫遴选的有八位姑娘,大人说在我之前有六位姑娘进了宫,那还有一位姑娘呢?”

  李瑞道:“姑娘有所不知,这第八位姑娘是自幼长在宫中的,因此并不从下官这道门进宫。”说罢掀开轿帘。我上了轿,李瑞送我去内宫北门。

  掀起窗帘,但见朱墙耸峙,绵绵不尽。碧瓦湛湛,流光溢彩。忽见左首宫墙的色彩变得鲜明起来,似乎是新粉刷过一般。我不禁问道:“这墙色倒还新鲜,请问是什么缘故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