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奇道:“只是看看排演,康总管何必亲自来接?”
康总管道:“朱大人难得过来,奴婢自当恭迎。”说罢引我进了梨园。但见前院张灯结彩,众人穿着戏服,盛妆而列,见了我一齐下拜。我认得为首的是太后最喜欢的一位旦角,叫作梁艳生。此人颇有些傲xing,若哪一日嗓音不好,便是两宫都在,他也不肯唱。小小一次排演,他本无必要前来。
我命他们起身,转头问康总管道:“一次小演,这般阵仗。康总管若不说清楚,这戏我便不瞧了。”
康总管忙道:“大人息怒。这全是圣意。陛下命梨园排一出新戏,叫作《宪英劝弟》。陛下说了,三国时辛毗之女辛宪英最是聪颖,且人qíng练达,善能保家全身,和大人最像。陛下还说,自己要和大人一起来梨园看头场。昨日奴婢得了敕命,故此请大人过来。不想陛下自己倒不得空过来。”
眼前每一张脸都像从红油中浸饱了捞出来的,每个人都面目模糊,又笑意明晰,甚至有人眼中还挂着泪花。qíng切戏真,化驰如神。
我错愕之余,也甚是惊喜:“陛下还说什么?”
康总管见我面有喜色,松一口气道:“别的倒也没什么了。”
芳馨在我身后轻声道:“陛下如此相待,可见是不怪罪姑娘了。姑娘安心看戏便是。”
我颔首道:“请康总管引路。”
康总管连忙扶着我进了后院。但见戏台下梨花绽放,如同chūn景。我大奇,不禁上前细看,原来是用素帛扎的绢花。康总管在一旁笑盈盈道:“现下冬令,奴婢们便做了这些花扎在枝头充个chūn意。梨园么,没有梨花总是不大像样。大人闻闻,这花还香呢。”
我轻轻一嗅,果然有香气:“康总管费心了。只是我今日出门匆忙,只怕没钱放赏。”
康总管笑道:“大人得空多来指点几场戏文,就是梨园上下的福气了。”
为了让我看得清楚,康总管特意在下面搭了一个高台,高台上铺着红毯,摆着一张雕花座椅,下设两张长几,放着糕点茶果。芳馨扶我上了高台,但见整个戏台掩在大片大片的梨花之后,如飘在云端。
于是众人各自妆扮,纷纷唱了起来。全戏除楔子外分为四折,第一折 《出城》,第二折《惊变》,第三折《劝弟》,第四折《赦命》。辛宪英是梁艳生所扮,相貌绝美,音色宛若柔滑的缎子,婉转细腻,间闻寒冰碎玉的清冷之意,与辛宪英jīng明自知的xing子颇为相和。
正听得兴起,忽闻不知哪里传来一缕琴音,如闹市中飞来一只山野灵鸟,振羽化开一片温柔清远的气息。我拉了拉芳馨的衣袖,侧耳道:“姑姑,你听见了么?”
芳馨笑道:“梁旦唱得这样好,奴婢自然听见了。”
我摇头道:“不是他。姑姑难道没有听见有人奏琴么?”
芳馨奇道:“台上有奏琴的么?怎么奴婢没有看见?”
二三折之间,有片刻歇息。于是我下了高台,自往幽静处寻去。康总管见芳馨扶我下来,以为我去出恭,便没上前多问。我遣开所有的宫人,只带着小莲儿往梨花深处走去。但见东北角上一扇小门虚掩,琴声响了两下,接着传来两个男子的轻语。我好奇心起,便推门走了进去。
但见高高的宫墙下,横着一排低矮的小屋。巴掌大的院落中,两只大水缸就占了一多半。一个青衣小厮正用葫芦瓢舀水喝,见有人进来,不觉呛了一口,大声咳嗽起来。他虽不认得我,却也知道我不是普通宫人,遂不敢阻拦。
只听铮铮两声,一个男子道:“琴有七弦,君臣民事物文武。小王总觉,按古制五弦已足,何故多加文武之弦?”是睿平郡王高思诚。
另一人也拨动琴弦应了两声,道:“只因文王被纣囚禁于羑里,思念长子伯邑考,便加文弦一根,后武王伐纣,又加武弦一根。二王德被天下,万民慕其雅意,是有文武二弦。”
高思诚呵呵一笑:“小王常自觉自己便是五弦之外的文武二弦,多余且难用。”
另一人道:“王爷何出此言?王爷天潢贵胄,正合此二弦之意。”
听到此处,我不觉痴住。谁知高思诚并未答话,忽而扬声道:“是谁在外面?”
不待那小厮答话,我忙退开一步,朗声道:“漱玉斋女丞朱氏参见睿王殿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