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师_作者:小伍(422)

2017-11-04 小伍 古代言情

  我屈膝行了一礼:“胡才子的戏文好,陛下出的题目更好。”

  皇帝落了一子,道:“可惜那一日西南疆急报,朕不得闲陪你去。听说你昨日又去看了?”

  我微笑道:“是。臣女感怀天恩,所以昨日忍不住又去听了一折《惊变》。”

  皇帝笑道:“你喜欢便好。”说着一指棋盘,“可识得黑白之道么?来陪朕手谈一局。”

  我忙道:“臣女不识博弈之道,恐扫了陛下雅兴。请陛下恕罪。”

  皇帝自己落了一枚白子:“难得,竟然还有你不懂的。”

  我谦逊道:“臣女愚钝,自幼只是读书与作画,琴艺、弈道、诗词、歌舞,都不曾学过。”

  皇帝殷切道:“读书能使人忠厚明智,所以朕的玉机才有季布之诺、尾生之信。”

  听到这样亲昵的口气,我双颊一红,垂头不语。两位郡王用看戏为借口请我去梨园相商,自是不yù皇帝知晓。我虽不能答应锦素之事,却也不愿向皇帝出卖两位郡王。我自知瞒不过皇帝。然而他仿佛知晓我的心意,竟将此事轻轻揭过。

  一丝感动沛然而生,我心领神会地一笑。皇帝弃了白子,又道:“朕的御书房缺个打理书籍奏章、章记表诔的女官,朕看你就来定乾宫做个书佐女官好了。”

  御书房乃是全国政令的源出之地,我并非不向往。只是,高曜的心愿未了,现在远未到最好时机。贸然应承,也只是步了皇后的后尘。《诗》云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[101]

  如此思忖着,心也跳得又快又沉。皇帝催促道:“怎样?”

  我定了定神,款款下拜道:“臣女才疏德薄,怎堪如此重任?陛下青眼,臣女受之有愧。臣女愿在文澜阁校书,为我圣朝文治,尽一分心力。”

  皇帝微笑道:“罢了。文澜阁校书的重任,也的确比御书房无趣的文事要紧。你既愿意修书,就在那里安心待着吧。御书房书佐女官之事,日后再说。”说罢虚扶我道,“平身。”

  我站起身,感激道:“谢陛下恩典。”

  皇帝起身,自向书案后坐了,赐我坐在下首的jiāo椅上。御书房中墨香隐隐,茶依旧苦涩难言。皇帝细细翻阅着一本奏折,我便拿起手边的一册诗经读着。小简见状,忙拿了一盏琉璃灯放在我身边。各自埋头,竟似幼时与玉枢相对读书的安宁静好,又分明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愉悦淳美。

  《诗》云:“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”[102]

  庭院中安静明亮的灯光照得窗纸微微搏动。这一刻,我竟盼望司刑郑新能晚些来。

  酉时正,郑司刑来了。郑司刑年逾古稀,银发萧然,须如钢针。自从上一次在御书房与他jiāo谈过,我便深知此人驯如鸽,黠如蛇,深得皇帝的器重和倚赖。听闻他数次请奏致仕归老,皇帝只下书命他“qiáng医药,起视事”。

  郑新向上拜过,我亦向他屈膝行礼:“经年未见,老大人风采不减。”

  郑新还礼道:“朱大人少年得意,风姿更胜往昔。”

  皇帝笑道:“一老一少,老相识了。赐座,上茶。”于是我和郑新对面而坐,三人一齐端起茶盏。皇帝道:“朕等这一日已有一年,郑司刑快些说来。”

  郑新欠身揖道:“微臣遵旨。”说罢清嗓yù诉,却听皇帝已经忍不住问道:“那奚桧是何时缉拿到案的?”

  郑新道:“回禀圣上,是本月初六。本月初六一大清早,汴城府衙刚刚开门,便见一个破麻袋靠在门当边。打开一瞧,原来是一个伤痕累累的昏厥之人。此人苏醒后自称奚桧。汴城尹陈大人将他送至刑部大堂。微臣一瞧,果然是奚桧。”

  皇帝奇道:“这么说此人并非刑部缉拿,而是被人扭送的?”

  郑新惭愧道:“臣无能。据奚桧言道,他易容改装,làng迹江湖,以打卦谋生。上个月被一个将门豪奴识破,不及躲避,被人追杀至今。”

  皇帝眸光一动,斜睨道:“将门豪奴?是谁?”

  郑新道:“请陛下听微臣慢慢道来。那奚桧自言不知此人是谁,只看他身着绉绸袄子,身材粗壮,右手有一条刀疤,才猜测此人是将门豪奴。这豪奴率门客家甲将他驱赶到京城左近,终于将他抓住,一顿乱棍,就要打死……”我不觉坐直了身子。郑新接着道:“当此危急时刻,一位女侠不知从何处飞临,施展奇妙掌法击飞了众人的棍棒,提起他跃马狂奔,直到城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