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师_作者:小伍(433)

2017-11-04 小伍 古代言情

  颖嫔一哂:“旁人劝人放下执念,都说些子曰佛语的恕道,偏姐姐这样奇特,竟能说出仇人的好处来。”

  我笑而不语。颖嫔将宫绦抛在一边,推一推几上的嫁衣:“我有一事不明,要请教姐姐。于锦素不过是给昌平郡王做了侍妾,即便昌平郡王擅自回京误了事,那也是昌平郡王的错。姐姐素来聪明,怎能不明白这一点?姐姐和于锦素相jiāo多年,为何见死不救?”

  我拨一拨垂落在我脚边的绣金佩带,从容道:“妹妹怎知我见死不救?”

  颖嫔道:“姐姐深得陛下爱重,若肯出言相救,陛下定能饶恕她的xing命。”

  我低头一笑,语气微寒:“娘娘是在讥讽玉机么?”

  颖嫔一怔,不甘示弱道:“我怎敢讥讽朱大人?只是实在想不出于锦素有什么必死的理由。自古英雄爱美人,昌平郡王正在盛年,耽于美色也是平常。我隐隐听闻,于锦素是因与慎妃之死有关才被从军中提回京的。姐姐是因慎妃之事,才弃于锦素不顾的么?”

  我冷笑道:“当初娘娘助施大人将芳馨姑姑和绿萼关进掖庭狱受审,娘娘忘记了么?娘娘深知内qíng,何必还来问玉机?”

  颖嫔眉心一耸:“不瞒姐姐,那次我是奉圣命行事。我只知道掖庭属在查慎妃自尽的真相,实qíng如何,我全然不知。若不是执掌后宫大权,我便是连这一点零星的消息也听不到。”

  我一怔,歉然道:“妹妹既知道此事是宫中机密,我又怎敢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?”

  颖嫔道:“‘天道甚夷,而民好径’[110]。姐姐救她一时,却救不了她一世。姐姐‘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’[111],并没有对她不住的地方,大可不必如此伤感。”

  我的四肢瞬间失去了所有热度,惧意如雪片袭上窗纸,簌簌地响。我双手微颤,紧紧抱住手炉,仰天而叹。我对锦素的愧意,又怎是颖嫔所能知晓?“舞弄其智,制御他人”“穿窬成路,jian人者杀”。说的是锦素,亦是我。

  颖嫔见我不说话,便展开嫁衣笑道:“再过几日便是新年了,已死的人,提她做什么?陛下恩赏理国公府,连嫁衣都备下了,采薇妹妹好福气。”说着面色一变,将嫁衣抛入淑优捧着的木盒中,蹙眉道,“文绣坊的人当真是不用心,谢小姐的刺绣功夫天下闻名,这样的嫁衣如何赏赐下去?叫他们好生做一套新的来,一个月之后拿来我瞧,若再做不好,我必告诉少府监,这坊监之职,可以不必做了。”

  淑优忙将木盒拿了出去,传到廊下。只听她在窗外道:“娘娘说这些首饰和衣裳赏了出去只会丢了皇家的脸面。首饰也就罢了,命文思坊做些好的来看。衣裳却要重做,你们出去告诉文绣坊坊监,一个月后再拿新嫁衣来看,若还不好,娘娘就告诉少府监曾大人,撤了他的坊监之职。”众内监宫女大气也不敢出,听闻此言,唯唯称是。

  我拍拍手道:“文绣坊的坊监是正六品的朝廷命官,掌纂绣之事。娘娘说撤就撤,好威风。”

  颖嫔笑道:“不拿来我瞧也就罢了,既拿进宫了,就别怪我眼睛尖快。论理,嫁衣当由新娘子自己fèng制。陛下有心赏赐,是莫大的恩典,这表明陛下将采薇看作与公主一般。既是敕旨赐婚,公主下嫁,又怎容他马虎?才刚那些四季衣裳做得不好也就罢了,连嫁衣都应付了事,也太失职。文绣坊中有三百绣工,有好些曾是宫中最好的绣娘。这样一件因陋就简的嫁衣,真真是丢尽了皇家的脸面。”

  我微微一笑,站起身道:“娘娘所言甚是。”

  从章华宫出来,我扶着芳馨的手向北穿过益园回漱玉斋,忽而驻足,凝目向东。芳馨道:“姑娘在瞧什么?”

  我指着半云亭边的山石,道:“那一天也是这样的大雪,陛下和我在半云亭中赏雪,忽闻慎妃娘娘和惠仙姑姑在山石后说话。那些话救了我。”

  芳馨道:“救了姑娘?”

  我颔首道:“当时陛下正要册封于我,若不是慎妃娘娘横cha一语,我这会儿说不定早就死了。”

  芳馨道:“怎会?上一次在漱玉斋,姑娘不愿意嫁,陛下也并没有降罪。”

  我缓缓走向那方山石,握起一团雪,叹息道:“姑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慎妃之事后,陛下对我心中有愧,又有升平长公主事先劝说过,方才没有降罪。而当时在半云亭,qíng势与如今全然不同。当时我若抗旨,说不定会被qiángbī为妃,或是被治罪,或是我一头碰死。慎妃娘娘的话,可说来得甚是及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