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3]《韩诗外传》:西汉初年记述前代史实、传闻的著作。作者韩婴,生卒年不详。
[24]《诗经·国风·周南·汉广》:“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。汉有游女,不可求思。汉之广矣,不可泳思。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翘翘错薪,言刈其楚。之子于归,言秣其马。汉之广矣,不可泳思。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翘翘错薪,言刈其蒌。之子于归。言秣其驹。汉之广矣,不可泳思。江之永矣,不可方思。”
[25]《裴注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第二》:“注释:魏略曰:以侍中郑称为武德侯傅,令曰:‘龙渊、太阿出昆吾之金,和氏之璧由井里之田;砻之以砥砺,错之以他山,故能致连城之价,为命世之宝。学亦人之砥砺也。称笃学大儒,勉以经学辅侯,宜旦夕入侍,曜明其志。’”
[26]秦庄襄王子楚是秦始皇的父亲。
[27]刘克庄《贺新郎》:“想赴瑶池约。向东风、名姬骏马,翠鞯金络。太液池边鹄群下,又似南楼呼鹤。画不就、秾纤娇弱。罗帕封香来天上,泻铜盘、沆瀣供清酌。chūn去也,被留却。芳魂再返应无药。似诗咏、绿衣huáng里,感伤而作。爱惜尚嫌蜂采去,何况流莺蹴落。且放下、珠帘遮著。除却江南huáng九外,有何人、敢与花酬酢。君认取,莫教错。”
[28]《汉书·昭帝纪第七》:“始元元年chūn二月,huáng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。公卿上寿。赐诸侯王、列侯、宗室金钱各有差。”
[29]《左传·城濮之战》:“晋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晋国。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;民之qíng伪,尽知之矣。天假之年,而除其害。天之所置,其可废乎?”
[30]《晋书·列传三十二·祖纳传》:“时梅陶及钟雅数说馀事,纳辄困之,因曰:‘君汝颍之士,利如锥;我幽冀之士,钝如槌。持我钝槌,捶君利锥,皆当摧矣。’陶、雅并称‘有神锥,不可得槌。’纳曰:‘假有神锥,必有神槌。’雅无以对。”
[31]《晋书·列传第四十七·殷浩传》:“或问浩曰:‘将莅官而梦棺,将得财而梦粪,何也?’浩曰:‘官本臭腐,故将得官而梦尸。钱本粪土,故将得钱而梦秽。’时人以为名言。”
[32]虞世南《赋得慎罚》:“帝图光往册,上德表鸿名。道冠二仪始,风高三代英。乐和知化洽,讼息表刑清。罚轻犹在念,勿喜尚留qíng。明慎全无枉,哀矜在好生。五疵过亦察,二辟理弥jīng。幪巾示廉耻,嘉石务详平。每削繁苛xing,常深恻隐诚。政宽思济猛,疑罪必从轻。于张惩不滥,陈郭宪无倾。刑措谅斯在,欢然仰颂声。”
[33]《论语·尧曰第二十》:“子张问于孔子曰:‘何如斯可以从政矣?’子曰:‘尊五美,屏四恶,斯可以从政矣。’子张曰:‘何谓五美?’子曰:‘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yù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’”
[34]《史记·李斯列传第二十七》:“二世二年七月,具斯五刑,论腰斩咸阳市。斯出狱,与其中子俱执,顾谓其中子曰:‘吾yù与若复牵huáng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’遂父子相哭,而夷三族。”
[35]《晋书·列传第二十四·陆机传》:“(陆机)因与(司马)颖笺,词甚凄恻。既而叹曰:‘华亭鹤唳,岂可复闻乎!’遂遇害于军中,时年四十三。”
[36]《晋书·列传第五十三·袁乔传》:“故友之好,请于此辞。染丝之变,墨翟致怀,歧路之感,杨朱兴叹,况与将军游处少长,虽世誉先后而臭味同归也。”翟墨,墨子。《墨子·所染》:“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:染于苍则苍,染于huáng则huáng。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;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。故染不可不慎也!”杨朱是先秦著名思想家,与墨子同时代。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个岔路口,联想到了人生的歧路,心中不禁伤感,竟然哭了起来。
[37]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孔周曰:‘吾有三剑,唯子所择;皆不能杀人,且先言其状。一曰含光,视之不可见,运之不知有。其所触也,泯然无际,经物而物不觉。二曰承影,将旦昧慡之jiāo,日夕昏明之际,北面而察之,淡淡焉若有物存,莫识其状。其所触也,窃窃然有声,经物而物不疾也。三曰宵练,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,方夜见光而不见形。其触物也,騞然而过,随过随合,觉疾而不血刃焉。此三宝者,传之十三世矣,而无施于事。匣而藏之,未尝启封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