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师_作者:小伍(754)

2017-11-04 小伍 古代言情

  绿萼笑道:“这也很平常。姑娘说过,圣人言:‘以财聚人,以仁守位。’[93]出手阔绰赏赐多多的主子,自然招奴婢喜欢。如果这个人再以仁义立身,那便是天下无敌了。”说罢低低笑道,“姑娘就是天下无敌的。”我大笑。绿萼却认真道,“子曰,‘仁者无敌’。姑娘是仁者,自是无敌。”

  我笑道:“这是孟子说的,不是孔子说的。”

  绿萼笑道:“孟子也是‘子’,孔子也是‘子’,奴婢并没有说错。”

  我轻轻在她眉心戳了一记:“狡辩!”绿萼眉心的肌肤在我冰凉的指尖下攒簇成一团。我笑道,“我要天下无敌做什么,只望少些事cao心,平安度日罢了。”

  绿萼揉一揉眉心:“奴婢记得姑娘还说过,‘不有君子,何以能国’[94]?所以似姑娘这样的女中君子,才能被圣上委以重任,自然是不能不cao心的。”

  我诧异道:“你记得倒清楚。近来常读书么?”

  绿萼低了头,脸却红了:“姑娘说得多,奴婢自然就记住了。”说罢拉起我的手道,“姑娘就去吧,难得宫里没人拘着,可以松快半日。难道姑娘真的要为若兰守丧吗?”

  我叹道:“也罢,便去听一折。”说罢拿起修长的豆青瓷匙缓缓搅动已经温凉的梅子汤,半透的深红色掀起酸楚的香气,不禁口舌生津。我笑道,“一折便好,再听也是多余的。”绿萼不解,也不敢再问,只捧了衣裳来服侍我更衣。

  出门一瞧,只见一个青衣小内监垂头候在凤尾竹照壁下,虽是汗如雨下,却不肯抬袖擦拭。听见我的脚步声,忙上前行礼。他不是梨园的小内监,更不是内宫的,而是睿平郡王高思诚时常带进宫听琴的王府小厮。

  绿萼正捧着塞满了冰的梅子汤食盒跟在我身后,我转头道:“绿萼留在漱玉斋歇息,我去去便回。”绿萼看看我,又看看那小内监,甚是疑惑。小内监忙上前接过食盒,也不多话,只道:“大人请。”绿萼不敢违拗,只得递了伞给我,屈一屈膝站在门口目送我远去。

  来到梨园,四处都静悄悄的。梨树林碧色深沉,蔫搭搭的萎靡不振。两个小旦正在台上练习云步,心无旁骛,目不斜视。

  我笑道:“戏呢?”

  小内监躬身道:“天气暑热,好戏都在师父那儿。”

  我微微一笑:“你们王爷和王妃好么?是几时回京的?”

  小内监道:“我们王爷和王妃昨天半夜得到苗佳人难产的消息,当即便从景园启程了。天不亮便回到京城了。”

  我甚是诧异,想不到睿平郡王夫妇对若兰如此重视:“王爷与王妃天亮再动身不迟,何必夜半就出发?天不亮,连城门都没有开。”

  小内监道:“正是。王爷与王妃回到京城,等了好一会儿才能进城。”

  睿平郡王高思诚竟如此谦和,以郡王之尊,竟不肯提前叫开城门:“王爷与王妃对苗佳人当真是好。”

  小内监道:“这是自然,自从苗佳人进府,王妃待她就像自己的亲姐姐。王爷虽不常和苗佳人说话,但也常常向王妃询问近况,将苗佳人在府中的qíng形写信告诉昌平郡王。”

  睿平郡王的继室王妃邢茜倩的亲姐姐正是昱贵妃邢茜仪。我不觉暗笑,又问道:“苗佳人的事太后知道了么?”

  小内监道:“深更半夜的,王爷如何敢惊动太后?不过想来这会儿也该知道了。”

  正说着,已到了师广日的小院门前。我驻足笑问:“王爷到梨园来,是为了听师师父弹琴的么?”

  小内监道:“回大人,我们王爷今早一回府便听说大人昨夜去过了王府,便立刻进宫了。因想着两宫不在,进内宫不便,所以才请大人到梨园一叙。”

  梨树林的深处,那扇薄薄的不起眼的木门后是静谧无忧的世外桃源,如今,也都充满了无穷的烦恼。只听琴音低沉郁闷,隐含无尽悲怒。师广日的声音嘶哑而冷淡:“殿下的琴音泄露了心声。”

  高思诚没有回答,琴声陡然转急,峻峭如险峰拔地而起。在炎炎烈日下站着,我只觉心中一片冰寒。只听铮的一声,琴声戛然而止。师广日道:“琴弦断了。恰好有客到。”我略略整一整衣衫,收了伞静候。不多时,只见一张枯瘦蜡huáng的面孔探了出来,一言不发地迎我进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