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师_作者:小伍(906)

2017-11-04 小伍 古代言情

  他忽然提起陆愚卿和华阳公主,我有些不知所措。亲政第一天,就有人忙不迭把华阳公主的事告诉了高曜么?还是在他降居日华殿闭门不出的时候,就有人心急嘴快的去表忠心了呢?

  心念极快地转过,我仍旧抱着一丝希望:“不知陛下所指何事?”

  高曜微微冷笑:“今天朕第一天上朝,左将军陆愚卿就借口腿疾旧患,想辞官归养乡间。好像朕的朝堂上有毒蛇追着他咬似的,当真是煞风景。”

  我淡淡道:“陆将军为国征战多年,身罹疾患也甚是寻常。咸平十四年,将军便托疾推却了平定河北路归义侯叛乱的事。请问陛下准陆将军辞官了么?”

  高曜哼了一声:“陆将军为国辛劳多年,也该好好养病了。所以朕没有挽留,当堂照准。”

  通常官员辞官,皇帝都当挽留以示重用,似这般直通通地准予辞官,是示群臣以极度不满。然而陆愚卿在朝中经营多年,势力盘根错节。新君才登位,便不恤老臣,恐怕不但陆愚卿心生怨望,连群臣也会暗自不满。我不禁担心,竟有些怨他年少气盛了:“陆将军于国有功,先帝曾赞他是福将,且又是夷思皇后的兄长。陛下当礼敬才是——”

  高曜道:“朕是一国之君,那陆愚卿可有把朕放在眼中?什么托疾辞官,分明是试探朕!朕可没工夫和他耍三留三辞的把戏。再说正因朕礼敬这位舅舅,所以诸事无不应允。这难道不好么?”

  日华殿的南书房甚是bī仄,我退到窗边,对新君的锋芒避无可避:“陛下……”

  高曜越说越气愤,语调激昂起来:“他以为朕不知道他心虚么?当日他是如何教华阳皇妹在先帝面前诋毁朕的,朕一清二楚!”

  我蹙眉道:“陛下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?!”

  高曜一怔:“这么说,你也是知道这件事的。”我垂头不语,算是默认。他又道,“朕听闻当初父皇与华阳皇妹jiāo谈之时,身边连个服侍的人也没有。闻得三言两语的,也就是当时几个守在外面的贴身内监。你是如何知道的?”

  尚未开言,忽见地下人影一颤,原是小简的肩头微微耸动。他低着头,双手绞成一团,自袖中露出一段发白的指节。高曜瞥了他一眼,眸中闪过一丝疑色。

  我不慌不忙道:“此事说来也巧,当时微臣正往小书房,听见华阳公主来请安。公主殿下一向不愿见到微臣,所以微臣暂避不出,因此无意中听见先帝与公主殿下jiāo谈。”小简的双手顿时松了几分,鬓边的冷汗在窗下细密如针芒。

  高曜道:“这样说来,你比他们听得还要清楚?”说着一指小简。

  我叹道:“微臣的确字字耳闻,如錾心头。然而微臣不能将此事禀告陛下,请陛下恕罪。”

  高曜一怔,随即笑道:“朕知道你又要来‘疏不间亲,远不间近’这一套。你不说,朕也知道。”

  我下拜恳求:“请陛下不要责怪公主殿下,殿下还是孩子。”

  高曜哈哈一笑:“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便入宫教朕读书了,朕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便已立志了。华阳已经知道说保太后、野王君了,你还要把她当小孩子看待?她句句陷你于不义,你还为她隐瞒?”

  我忙道:“殿下只是痛恨微臣,并非真心想诋毁兄长。请陛下千万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。”

  高曜起身下了书案扶我起身:“朕不会为难华阳皇妹。父皇生前最疼爱这个妹妹,朕自然也疼她。只当这所有的话都是陆愚卿教授的好了。只是朕刚刚登基,陆愚卿就辞官,不但心虚,亦且心存怨望。不明就里的还以为是朕不想让他留在朝中。”

  我笑道:“这也不难。只管大张旗鼓地每日派御医诊断用药,再多多赏赐,召进宫闲谈一两次,或陛下亲自过府一叙。不过几日,大家便都知道陛下优恤老臣,不忘与先帝一起开疆拓土的功臣。”

  高曜对自己的年少气盛不免生出一丝愧赧,双颊微红,笑意顿时温和不少:“你总是喜欢息事宁人。对慧太嫔是如此,对华阳皇妹也是如此。”

  我恳切道:“华阳公主殿下幼失双亲,还请陛下多多垂怜。”

  高曜道:“你放心,朕一定会好好对待弟妹的。尤其是四弟,朕会给他最好的封地,最高的俸禄。过些日子,朕便封三弟和四弟为郡王,几个皇妹加封长公主,熙平姑母加封大长公主。五弟虽然出嗣睿王一支,但朕准许他十二岁之前都养在生母沈太妃身边。若睿皇叔这些年生下了小王子,那就另赐五弟爵位。将来众弟出宫开府之时,朕准他们的生母出宫同住,令众弟尽孝道,众庶母安享天伦。你说这样好不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