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帝师_作者:小伍(92)

2017-11-04 小伍 古代言情

  皇后恍然道:“玉机言之有理。舜英,你当回去好好陪伴公主才是,平阳公主怎么说也是金枝玉叶,万不可敷衍了事。”车舜英双颊通红,忙拜下领命。皇后挥挥手道:“以后无事,不必总来请安了。在宫里多读些书要紧。都退下吧,吵得本宫头疼。”

  车舜英不敢多说,只恨恨地瞪了我一眼,躬身退下。

  转眼已过重阳。近来雨下得越来越频繁,天气也渐渐凉了下来。花房里搬来的各色jú花,满满摆了三层架子。从大书房回来,我便坐在jú花架旁看书。这是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。

  忽听芳馨道:“于大人和史大人来了。”

  我忙站起身,只见锦素和易珠已携手从照壁后走了进来。两人都穿着一样的牙白色jú纹长衫,只是锦素的裙下坠着八颗白玉水滴,易珠则戴着一套青玉坠裾。

  易珠盈盈一笑:“姐姐这里好安静,我二人还怕扑了空呢。”

  我放下书笑道:“只要二殿下上学去了,这一宫的人也不知道都去哪里疯了,我也乐得清静。”说着便将她二人往灵修殿中引。

  锦素拉住我的手道,抿嘴笑道:“姐姐日常在花间看书,怎么我们一来,就让我们往屋里去?我瞧姐姐这里的jú花开得比我宫里好多了,咱们在这里坐坐倒好。”

  易珠拿起书,一面翻一面笑道:“于君子花旁看《庄子》,着实是‘落花无言,人淡如jú,书之岁华,其曰可读’[50]。”一时绿萼奉上茶来,易珠端起青瓷茶碗,轻轻一嗅:“这茶也有jú花的清香,姐姐可是收了jú花上的露水烹茶的么?”

  我一怔,忙尝了一口:“是有些清香。大约是茶房的管事自己收了露水,我并不知道。”

  锦素笑道:“茶烹得这样好,姐姐却不知道,这下可怎么打赏呢。赏罚不分明,只怕宫人们会埋怨。”

  我笑道:“妹妹见笑。我从不在饮食穿着上用心,这些事qíng都是芳馨姑姑在打理。”

  锦素道:“那倒是。我宫里的事qíng,都是母亲在料理。”

  易珠道:“咱们既要陪伴皇子公主,又要读书,确实也没工夫理会这些琐事。我在遇乔宫,一应大小事都由桓仙姑姑和辛夷姑姑掌管着。”

  我笑道:“我们三个里面,易珠妹妹是最享福的。”

  我知道易珠善奕,于是命人拿了一副围棋来。易珠兴致勃勃地让了我三子。于是我一面摆着黑子,一面说道:“御驾亲征已去数月,也不知道军qíng如何了。”

  易珠拈起白子,嫣然一笑:“前些日子说是已经攻到北燕都城盛京附近了,这回灭燕有望。”

  锦素屈指道:“算日子,围城有些时日了。”

  易珠笑道:“锦素姐姐的消息一向最灵通,若有什么我和玉机姐姐不知道的,可不准藏私。”

  锦素眉心一耸,yù言又止。我和易珠才下了两子,便无心对弈,忙将身边的宫人都遣得远远的,锦素无奈地看了我俩一眼,回头吩咐若兰回宫取件外衣过来。锦素抓了两粒白子在手心中拨来拨去,良久方轻声道:“昨日太后又得了陛下的亲笔家书,听说她老人家欢喜得很,应是又打了胜仗。”

  听说“又打了胜仗”,我却并无多少喜悦之qíng。盛京城雄伟坚固,攻城战必定惨烈异常。深入敌境,围城数月,耗资巨万,师老民疲。是成是败,是攻是退,必在新年到来之前有个了结。

  易珠亦沉默片刻,方叹道:“既打了胜仗,当很快班师吧。”

  我笑道:“怨不得今天皇后特别欢喜,连茶浓了些都不理论。”

  易珠道:“既是好消息,怎么也不告诉我们?”

  我笑道:“那是家书,并非捷报。家书上写的,军报上未必会写。究竟‘打了胜仗’这几个字,也是锦素妹妹猜测的。”

  锦素小心翼翼将手中的白子一一放入瓷罐,不发出半点声响。周遭安静,秋风扫过,唯闻她二人裙下玉声玲玲。我和易珠相视一眼,都不自觉敛声屏气。忽听锦素轻声道:“我还听说,陛下出征前,太后曾主张立太子。”

  萧萧清秋之气在胸中郁结成铁,心猛地一沉。正想问太后属意于谁,转念一想,那已是数月之前的事了。且锦素与易珠毕竟都是遇乔宫的女官,多问无益。易珠亦口唇微动,终是无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