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郑家为了站住主动地位,也不可以自己出面,于是李月姐的提醒就至关重要的了,她为这两方拉了一条线,起到了沟通的作用,难怪郑老太夸奖了。
“哦,我明白了,老太的算盘打的jīng道啊。”李月姐开玩笑似的说。又贼兮兮的道:“老太就不怕两位管事想明白了,心里不痛快。”
同时心里也叹息啊,于子期和杨东成读书不错,但在这方面的道行还是差了一点,如果两人一来,就先以朋友的身体去拜访郑大,那就不会象现在这么被动了。
不过,这些都不关李月姐的事qíng,你郑家占主动,或是于杨二位占主动,于她来说都是一样的。
这时,郑老太斜了李月姐一眼:“他们都是读书人,会明白了,再说了,咱们郑家世代居柳洼,于柳洼息息相关,而那两个举子,他们不可能留在柳洼,他们只要办好差,好得二爷看重,恢复功名,又哪会盯上柳洼这点利益,想明白后反而会跟我们郑家jīng诚合作的。”
听郑老太这么一说,李月姐暗里一算,还真是这样,两者的目标不同,如今所争的不过是一个态度问题,果然如郑老太说的,合作完全没有问题,更甚者,应该对于杨两位有好处,没有郑家,于杨两个外乡人如何在柳洼立足。
自己或许因为墨易墨风的关系会站在他们一边,可自己的能力太小了,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的。
想到这里,纵观整个事件,李月姐感叹的却是二爷和七爷的布局,以恢复功名笼络两位举子为他办事,同时也争得了江淮仕林圈的好感,又收拢了郑家这地头蛇,以郑家的武力和人脉保证柳洼河道以及钞关的利益,正合文冶武功之jīng髓。
所以,之前什么欣赏啊,什么的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。
“这样吧,我这个老太婆的,不管这些事的,你郑大伯过两天就回来了,自会去拜访他们,不过,我郑家人一向是遵纪守法的,既然是衙门派下来的丁役,那自然不会推三阻四的,明天让老二家的铁汉和老四家的郑圭去河工所登记。”这时郑老太又道。
郑家这是先释放善意了。至于于杨两位,少不得也会有所回报,总之这里面的九九李月姐闹不太清。
真是的。不管哪一方都是人jīng啊,李月姐暗暗告戒自己,这种事qíng以后自己少掺和,惹不起,她只要顾好弟妹,不让他们走向前世的悲剧就行了。
不过,这回周家的如意算盘又要落空了,看到周家再次吃瘪,李月姐心qíng还是挺高兴的。
事qíng谈完,李月姐又被郑老太拉着聊了一会儿家常。便要告辞,就在这时,郑屠娘子风风火火的进来,见到李月姐正要离开,便跟郑老太告了一声罪,然后拉了李月姐到她屋里,就按着李月姐坐在凳上。
“月姐儿。我有事要问你。”郑屠娘子坐在对面,拿着把扇子死命的扇,一脸难得的正色道。
“什么事啊,郑二婶子请说。”李月姐叫她的神色弄的莫名其妙的。
“你二叔这几天一直在打听麦场周围各家的宅基地,还出高价要收购,我看着你家也不缺宅基地啊,屋边上还有一大块呢。这里面有什么明堂经啊?”郑屠娘子仍然扇得霍霍有风的道。
李月姐一听郑屠娘子这话。明白了,二叔这阵子在边上窜下跳的,就是想弄些宅基地,好留着发财用的的,只是果然如李月姐那日所言,周围但有无主的地全都被周家给弄下了,哪里还有他的份,于是李仲达便把主意打在了别人家的宅基地上。想趁着别人不知道,稍稍提高点价格买下,这会儿显然打主意打到郑家的头上了,郑家在麦场的边上可有着好大一片宅基地的,分在家里四房兄弟的名下。
这郑屠娘子那也不是傻子,李家又不缺宅基地,这么可劲的要买,显然里面有什么猫腻的,郑屠娘子又是最好打听的,她不打听才怪哩。
李月姐想着上回郑屠娘子送了自己两刀ròu的,说好有什么好事要提点她一下,这回这事,既然问到了头上,那自然不能不说,要不然,那就她失信了,再说了,自家二叔也是想钱想疯了,郑家什么样的武力?就算二叔现在拿下这宅基地,等以后郑家反应过来,那还不找李家算账啊,他们岂是能吃得亏的?亏二叔想的出来,早就跟他说了没戏的了,还要折腾。李月姐翻着白眼。
于是,李月姐就把跟自家二叔他们说过的事qíng又跟郑屠娘子说了一遍,也奇怪着,郑大难道不晓这事?没有提醒家里人一句?后来一想,郑大自接了差事,便一直在通州那边,而这边工程还远没有开始,估计郑大还没来得及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