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姐_作者:糖拌饭(201)

  对于这个,李月姐也不藏私,把从田婆子那里学来的一一说于人听,特别是一些个该注意的都一一分说清楚,倒是讨得柳洼人一片叫好声,都说李家这大姑娘随了李相公的xing子,热心肠,好人哪。

  月娇儿在外面听来,便学于几个姐妹听,一屋子笑成一团。

  晚上,将家里收拾好,泡好huáng豆,李月姐就一手提着装了煎饼和卤ròu小菜和一壶酒的食盒,一手拿起挂在门边的几条栗花辨跟月娥月娇等人道:“行了,别闹了,你们在家里好生看家。我拿点夜宵和几挂栗花辨去给墨易,他那里栗花辨烧完了,没这东西驱蚊,他一晚不得安生。”

  说着。便出了正屋门。

  “路上小心点,拿一盏灯去吧。”,院子里,田婆子坐在那竹椅上,摇摆着麦杆扇子,正跟小月宝说古,见月姐儿走到门边。便叮嘱了一句。

  “不用的,今天月儿明着呢。”李月姐回道,吱呀的一声开了院门,到了外面,又小心的把门掩上。

  因着西山坳水田那边,鱼已经不小了,原来镇里还好,但自从修河道以来。柳洼镇的人就杂了,白天还好,晚上若是没个人去看着。说不得一晚上要叫人捞掉不少,也因此,这段时间,墨易便在水田边搭了个棚子,晚上住在这里,看着水田里的鱼,又正好姚裁fèng家那边有块瓜地,晚上也要看瓜,墨易正好跟姚裁fèng搭了个伴。

  而栗花辨,便是由板栗树开的花枯落后。由那花穗子辨成的长辨子,这东西燃起来烟浓,镇上的人都用这个熏蚊子,效果挺好的。

  在田间地头,没有这个,蚊子能可咬死人。

  出得西屋。绕过镇尾的古井,李月姐沿着山边的小路走。天上月明星稀,地上蛙鸣一片,间或间还有蝉鸣的声时,李月姐不由的想起前几天,墨风找来的诗句。

  明月别技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 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头忽见。

  尽管李月姐不太懂诗这种文绉绉的东西,但此刻想起来,倒也觉得挺相合的,当然,更开心的却是墨风的学识又见涨了。

  一路想着,不一会儿,就到了西山坳的水田边,墨易跟姚裁fèng就蹲在田边,边啃着瓜边嘀嘀咕咕的说着话,无外乎河道或码头上的一些新鲜事qíng。

  “月姐儿来啦,吃瓜。”那姚裁fèng看到李月姐过来,便递了块瓜上来。

  李月姐也没客气,这天正闷热呢,一路走来,额上也出了汗,心底便也有一股子燥气,吃块瓜正好消消暑气。便接过啃了起来,吃完了瓜,几人在外面叫蚊子咬的不行,便进了棚里,李月姐燃了栗花辨,又把那煎饼和卤ròu小菜拿了出来,又冲着姚裁fèng:“姚叔,我带了点麦酒呢,这东西可以消暑,一会儿让墨易陪你喝一盅呗。”

  “嗯,那敢qíng好,我这酒虫正做祟呢。”姚裁fèng道,他每日里的嗜好就是喝一杯,可偏姚娘子闻不得酒味,每次姚裁fèng一喝酒,那姚娘子便免不了要唠叨,姚裁fèng听的烦,每每只得压下酒虫,那滋味别提多辛苦了,这会儿听到有酒,便来劲头了,一头钻出了棚子,回到他的瓜棚里,将留到半夜里吃的一盘子鸭脖和一碟花生米拿了过来。

  同时还抱了个大瓜,让月姐儿回去的时候带回家里给几个小的吃。

  随后姚裁fèng便同墨易坐下,墨易给两个倒满了酒,姚裁fèng迫不急待的咪了一口,然后咋巴着嘴巴,很惬意,随后又冲着李月姐道:“月姐儿也来吃一盅。”

  “不了,你们两个吃吧,我收拾一下就回去。”李月姐摇摇头道。

  姚裁fèng随意一说,自不会qiáng求,李月姐将棚里零乱的东西收拾了一下,看着天色不早了,便告辞离开,墨易不放心自家大姐走夜路,便跟出来相送,结果,两人才到门边,却看到不远郑家大院上空浓烟滚滚的,那火苗在浓烟里直跳。

  “不好了,郑家着火了。”李月姐大叫,这时,镇里的人也发现了,更夫敲起了铜锣:“郑家着火,大家伙儿带着盆去救火。

  “快去救火。”那姚裁fèng手脚快,眨眼功夫手里提溜着两个木盆出来。

  “墨易,你们河工衙门有水龙的吧?快去调过来救火,得赶紧把这火压下去,要是等火窜高了,就没的救了。”李月姐冲着墨易道,衙门里,水龙是常备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