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姐_作者:糖拌饭(206)

  周家yīn私而凉薄,这是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便是招招致命啊,算命打得jīng道啊。

  还好,郑老太没事。郑大和郑典既然能回来,那显然事qíng不大,郑家只要有这些人在,周家想翻天也决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  接下来,便这柳洼二虎的对决了吧?

  李月姐想着,手上做活儿的动作却并未停歇,不一会儿,便是卯时正,热腾腾的豆腐便新鲜出炉了,李月姐和田阿婆一起将豆腐抬上架,开了档,因着是夏天,卯时正的天光已经很亮了,早起的人已经到地里转了一圈回来,路过李月姐家的豆腐档时,便买几块豆腐或几碗豆腐脑儿,豆腐做菜,豆腐脑儿就和着煎饼当早点吃。

  这时月娥月娇也起chuáng上,洗漱过后就守着豆腐档,李月姐先去叫了墨易起chuáng,然后照例挑着豆腐去码头给各家酒楼送去。

  到得酒楼后面厨房里,便听一gān大师傅们并着伙计正在说着郑家的事qíng。

  昨夜郑家大火,灭完火后,郑二房的老大郑犁便cao了小舟去给自家大伯报信,没成想,回来的时候,在十三湾那地儿遇上了水匪,短兵相接,两方面就撕打了起来,不过,郑大不愧是刽子手出手,手下也带了一般漕帮兄弟,都是跟他一起在通州打江山的,悍通的很,水匪不但没讨得便宜,更被郑大一行人几人bī的跳船游水逃走,郑大一行倒是剿了好几只快船回来。

  “这事真是邪门,那郑家大火也不过是昨夜的事qíng,郑家人连夜赶去通州,这也是临时临的,那水匪咋就恰好在那里截着郑家人呢?前些日子,那巡检司不是说水匪已经被剿了吗?咋有冒了出来?”一个伙计蒙懂疑惑的问。

  “不好说,不好说。”那厨房的大师傅神叨叨的,谁心里没两个算计,更何况郑家这事透着邪门,自然有些人弯弯肠子的人免不了yīn谋论,便是李月姐也是这般,所以,这会儿那厨房大师傅倒是跟李月姐他们想到一块儿去了。

  “行了,别拉呱,赶紧做活儿,今天郑家老大可是包了咱们的酒楼的。”一边掌柜的挥着手。

  厨房里的师傅伙计们就停了嘴里的闲话,闷头忙活起来,一个伙计问:“郑家要办几桌酒席?”

  “没说清,只说往多里办,咱酒楼里能办多少是多少,你们紧着本事来就是了,郑大说了,昨晚郑家大火,幸得邻里相帮,这席是要请全镇人的。”那掌柜的一脸cháo红的道,多久没这样的大生意了。

  “郑大虽然是一张死人脸,但做事却慡气,咱们赶紧些,说不得晚上我还能吃上郑家办的席面呢。”一个大师傅笑呵呵的道,他家也是在镇西那边,昨夜郑家大伙,他也拎了个水桶去凑人头的。

  立时的,厨房里不管是师傅还是伙计立刻转起了陀螺了。

  李月姐听着这些,随后跟掌柜的结了豆腐的银钱,心里却琢磨着,郑大下半夜里在十三湾跟人拼了一场,而从这酒席的事qíng来看。郑家怕是也要出手了,李月姐想着,便一路回到西屋,

  “月娥。我拿四块豆腐,对了,边上那豆腐皮也给我一点呗。”远远的。李月姐便看到隔壁的仓家婆娘正在自家豆腐档前,跟月娥说着话。

  “好咧,仓婶子稍等。”月娥说着,用竹铲子铲了四块豆腐进仓家婆娘的篮子里,随后又把那边边拐拐的豆腐边子铲了一点放在篮子里的豆腐边上。

  “呵呵,多谢月娥丫头了,对了。月娥呀,下午去婶子家里,帮婶子剪两个鞋样,你仓大叔昨儿个从京里回来,买了两盒红枣糕。是京里小苏州的特产,你去我家里尝尝。”那仓家婆娘买完豆腐去不急着走,就站在那档口边上,跟月娥拉呱起来,边说着,那两只小眼睛就一直在月娥的脸上转溜着。

  李月姐正好走到近,一听仓家婆娘这话,再一看那仓家婆娘一脸看儿媳妇似的表qíng,脑袋就好象被钟敲了一直警醒了起来。便笑呵呵的接嘴道:“仓婶子,一个鞋样而已,多大的事啊,不需上门,你只管拿过来,月娥定帮你弄好。”

  “哎。我这不是喜欢月娥吗?大家邻里的,走动走动,说起来我们从仓庄过来,这人生地不熟的,也就跟你家住的近一点,自然要亲近几份。”那仓家婆娘却是笑嘻嘻的道。

  “那仓婶子就多在档上坐坐就是,你家大郎日日在家里读书,月娥去窜门子那不是打搅了你家大郎读书的劲道吗?再说了,月娥也是个大姑娘了,倒不好轻易上人家门的。”李月姐笑着道,却把仓家婆娘后面的话给堵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