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姐_作者:糖拌饭(216)

  朝庭重视农耕。也鼓励农民创新创收,一但某地冶下有新的种植方法并证明确实可行,只要报上去,那一地官员都会得到嘉奖,他虽是个小小的里正,但有这么一个政绩,再走走门咱。说不定他就能调到通州县衙门去。

  一想到这里,那方瑞就觉得心里火急火燎的,跑到一边正在水坑里折腾的墨易身边,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。

  墨易也是两眼放光,一个劲的点头。

  随后那方瑞才提溜着两条糙鱼,哼着小曲儿一步三晃的离开。

  “墨易,里正说啥呢?”李月姐正提了一桶绿豆汤过来,看着里正跟自家二弟咬了一会儿耳朵。然后笑眯着眼离开,便好奇的问。

  秋老虎的天气,还是挺热的。又都是gān体力活,这绿豆汤是拿来给大家降降温,再一边食盒里装了煎饼的馒头,配上几碗卤菜,给大家当下午点心。

  “大姐,方叔说了,要咱们把怎么伺弄这两亩水田的?怎么稻田养鱼法?都一一写下来,要上报朝庭给咱们争取表彰呢。”墨易憨憨的道。

  “那敢qíng好啊。”李月姐也一脸高兴的道,虽然她也清楚,这东西真弄下来。那好处一层一层的,到了自家头上早就没了,不过,终归有个名头,总是出彩的事qíng。

  “李家阿姐,这事qíng啊。你们jiāo一份给里正后,再抄一份给我。”这时,郑典两手抱着一条红鲤,一头水的抬起脸道。

  “你要gān啥?”李月姐奇怪的问。

  “是啊?”一边墨易也好奇的问,这郑曲一看也不是那会摆弄农活的样子啊。

  “我说李家阿姐,墨易,你们不会认为这东西送上去就没事了吧?”郑典看着两人一脸疑惑,抱着鱼抬头望天的大叫,随后一个劲的摇头,那脸上赤果果的表qíng就是在说李月姐和墨易太没见识了。

  “快说,别卖关子。”一看典小子这表qíng,李月姐估摸着这里面有什么讲究,便瞪着眼道。

  “李家阿姐,我告诉你啊,你这东西jiāo给里正,里正最多只能报到县衙,县衙然后报通州府,最后通州府报到京部,这层层叠叠的,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qíng,县衙接到报条,必然会先派人来合实,到时你家免不了要招待人吃酒,吃酒还是小事,要想成事,你还得塞银子,完了后,县衙报到府衙,府衙又得派人来,到时候又是县衙里正的一gān人相部,要想成事,使不得你还得塞银子,这样才会报到京里……”

  “说不定京里还会派人来查看,使不得我还要塞银子。”李月姐这时不等郑典说完,便气哼哼的接嘴道,随后便一挥手:“墨易别写了,咱们不报这事儿,什么玩意儿,我敢qíng给自个儿找不自在呢。”

  李月姐说着,就自个先舀了一碗绿豆汤喝,给郁闷的。衙门果然黑啊。

  “那也不行。”郑典又一脸坏笑的接嘴道。

  “咋不行了,我自家的事qíng我还做不了主了不成?”李月姐拧着眉。

  “错了,但凡农事,那都是国家大事,便是你不报了,里正又怎么肯?这可关系着他的政绩,反正你这事大家都知道,为了他自己的政绩,他还得往上捅,事qíng不会有任何的改变,你还得罪了他,一乡一村,这里正也算得是个人物,得罪了他,他税赋,田亩上给你使点坏,你就得头痛。”

  郑典一套一套的说着,他这近两年跟着二王爷,七王爷,以及郑大在京里和通州两处奔忙,虽都是gān些跑腿的事qíng,担接触的人面早就不一样了,通州县衙,府衙,还有仓场漕司等几处衙门,哪处他去不得,这里面的道道他通透着呢。

  此时墨易听着也是傻眼,他虽然也是衙门里当差,但说起来。柳洼这河工衙门也才刚立起来不久,哪里跟通州那些个正堂的衙门比,再加上他一门心思在河工上,或许知道衙门里有些歪歪绕的。但哪里能象郑典这般的清楚。

  李月姐现在算是明白了,什么叫出头的橼子先烂,她这种稻子,搞稻田养鱼搞的好还出问题了,真应了那句话,福兮祸之所伏,祸兮福之所倚。

  “行。那典小子,这事就拜托你了,表不表彰那东西无所谓,就是别让这些衙门这些喂不饱的人来烦人。”李月姐道,一阵头大。

  “没问题,jiāo给我,我保管帮你们办的妥妥的,决不让他们来烦人。表彰还少不掉。”郑典发着誓道,一手还要拍胸膛表决心,只是一不小心。手上的鱼蹦到了水里,翻了肚子吐了几下泡泡,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游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