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姐_作者:糖拌饭(372)

  “请谁?”李月姐反问。

  这一下郑屠娘子倒是顿住了,是啊,请谁?自己新来乍道的,不知根不知底的怎么请?

  “咱们柳洼不是好多逃难的现在都在这边吗?”郑屠娘子不确定的道。

  “二婶子你觉得好吗?”李月姐又反问。虽然请人是一种办法,但却不是最好的办法,这请人养猪,满打满自也要不了多少人,倒时请谁好,都是同乡同镇的,到时你请了这个没请那个,就得罪了人,再说了一开始,这工钱少了,反而让人离心,这工钱多了,以郑家现在摊子又有些吃不消。

  郑二婶子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,不由气的拍拍大腿:“那怎么办?”

  “我们可以发动柳洼人自己养猪啊,到时候,我把养猪的技术传给大家,而二婶子,你若是有心的话,可以先买猪仔来,先赊给大家养,等到出栏的时候,按照价格除了猪仔的钱就行了,到时,大家还不得说一声郑二婶仁义啊。”李月姐道。

  柳洼人逃难到这边,那家家户户手头都紧巴巴的,日子难过的很,本来说动他们养猪并不容易,但如果郑二婶子直接发放猪仔让大家养,这就让大家减少了很大的负担。

  如今大家也算是在通州新城这边落脚,又分了屯田,虽然都是荒地,但暂时围个院子也不难,更何况,哪家都有些半大的小子丫头,gān别的事不行,打猪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,再配上豆渣,还可以去各酒楼和饭馆收一些剩饭剩菜的,这样算下来养一头猪并不费多少银钱,而且,分的屯田今年开荒是不会有收成的,但到了明年,开chūn地里的一些投入却是不能少的,到时说不定还得指望着家里养的猪,如此一来,大家定会尽心养好猪,而因为猪仔是郑家赊,到时候猪自然是卖给郑家,得的银钱也能补贴一点大家的生活费,郑屠家的猪ròu来源也解决了,还能让大家更齐心,何乐而不为呢。

  郑二娘子听得李月姐这一番话,两眼瞪的滴溜圆,好一会儿却是重重的一拍巴掌:“你这丫头脑袋瓜子好使,这个法子好……我还可以去收一些半大的猪来,这样,不等明年,年前猪就能出栏,到时,大家就能过个好年,而我家的生意就能稳了。”郑屠娘子也不是个傻的,很快又抓住了一点。因着柳洼水灾,对于她家的猪ròu一时供应不到量,京城的一些老主户还是能了解的,而只要过年那一段时间能稳住,那明年就不成问题了。

  “这半大的猪仔人家舍得卖?”李月姐问。

  “怎么不舍得,遭灾的可不止咱们柳洼。这gān河渠周边十几个村镇呢,就我所知,就有不少人想出手的,只是猪太小,一时卖不掉罢了。”郑屠娘子道。

  “那倒正好。”李月姐点点头。能这样,到时让大家过个好年,那就更好了。

  “好。就这样说定,回头我跟我当家的说说,让他带铁柱去收,对了,月姐儿,你打算养几头啊?”郑二婶子问。

  李月姐自不用赊,不过,郑家要买的。自然是一起买了:“我要三头半大的,两头小猪仔,这样过年的时候。我自家留一头,两头卖给你家,等到明天还能出两头。”李月姐打算的好好的。

  “那是。你家墨易跟年家那丫头要成亲了,得办酒,还有听说你家月娥也要出嫁了?”郑二娘子问。

  “不错。”李月姐点点头。

  “月娥怎么这么急啊?”郑屠娘子不免要问,毕竟,墨易提早成家还好说一些,长男是顶门立户的,早成亲早立户呗,反倒是月娥,这长姐没嫁,怎么妹子反倒要嫁了,毕竟月娥今年才十五,不算大,一般农家十六七岁成家才是普遍的。

  “宣周跟周家有些关系,答应了周老爷送棺回乡的,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,所以就提早给她办了。”李月姐道,宣周跟周家的关系别人是不晓得的,李月姐也就不明说。

  “唉,周家算是完了,不过,活该,也幸好有人把他们送回乡,要不然,这次害得大家这样,到时说不定掘坟的人都有。”郑屠娘子没好气的道。

  这回,柳洼人算是把周家人给恨死了。

  李月姐点点头。然后告辞了,郑屠娘子自去跟郑二商量。

  李月姐回到家里,下午,又叫了墨易一起去新城郊屯子那边。一起落户卫所的柳洼人也全都过来了,大家正聚在一起说盖房子的事qíng。虽然这一片看上去满目荒凉,但对柳洼人来说,这就是以后大家的家了,因此,一个个都一脸震奋。各家的当家都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盖房建屯。见到李月姐和墨易过来,几家当家的便拉了墨易过去一起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