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姐_作者:糖拌饭(397)

  “嗯。宣周说去京里给他们收尸,到时候一并送回临清老家。”说到宣周,月娥一脸红朴朴的道。

  李月姐点头,虽然明知道周家是罪有应得,但此刻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,前世对自己如同恶梦似的周家就这么的散了。

  周家算是彻底的败了。当然,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或许不定哪一天,周家隔几代后,又从琼州杀个回马枪也不一定,谁知道呢。

  正说着月娇风风火火的进来了,一见到自家大姐站在堂屋门口,便高兴的大叫:“大姐,是郑家呢大喜事儿。”

  “嗯,郑家的喜事儿?是那铁柱今儿个迎亲了吗?不对啊,我记的不是今儿个的日子吧?”李月姐皱着眉道,铁柱的婚礼,同乡同土的,再加上她家跟郑家的关系,那肯定是要去参加的只是她记得是下个月初五的日子,跟自家墨易是一个月份,不过自家墨易定在下月末二十四的日子,而月娥的婚期却是在冬月初十。

  “不是铁柱的事qíng,是郑家六哥的事qíng,郑家人再挨家挨户通知吃流水席呢。”月娇儿噼里啪啦的道。

  “六郎?他从京里回来了吗?这又关他什么事qíng,郑家这般的大张旗鼓的?”李月姐更叫月娇儿说糊涂了。

  “我也不太清楚,听说是当官儿了好象是个什么主事?我也弄不清。”月娇抓了抓脑袋。

  “是坐粮厅的监督主事,正八品,掌紫花大印的呢。”这时墨易推了门进来,听着李家姐妹的话,便也一脸高兴的道。

  监督主事又称监仓主事,开公署,授的是关防印信,关防印用的是紫红印泥,因此便俗称紫花大印。

  听了墨易的话,李月姐一愣,才想起那天晚上,典小子急匆匆的回来第二天一早就进京了,又在京了呆了差不多月余,敢qíng着是一直在运作这事吧,敢qíng着这便是二王爷他们等的机会。

  李月姐高兴之余却也有些担心,现在通州各仓可都是敏感时期,典小子这时候就任监督主事怕为了正是西仓大火吧,西仓那场大火,虽然是那死鬼仓使背了黑锅,但谁都知道这里面的坑深着呢,上面不可能不追问个究境,只是李月姐在通州虽然时间不长,但这通州漕上,仓场那水真个是深不见底的,郑典想查清那事qíng,难度怕是不小。

  不过,稍一琢磨,其实又觉得自己不必这般cao心,那二王爷那么jīng明的人,用人自有一套,他既然这时候用典小子,那自然会考虑到方方面面。

  想到这里,李月姐倒是放下心了。

  就在这时,李家的门也拍响了,郑屠娘子笑的一脸合不拢嘴:“月姐儿,自中午起,咱家在屯西边郑家家门口摆流水席,你们家一个不缺的都要到了,不要带礼物,你郑大伯说了,这回什么礼都不收,就是给大家乐呵一下。”

  “好咧,我们一准儿到。”李月姐应着,又请郑屠娘子进屋喝茶。

  “不了,我还挨家挨户去通知呢。”郑屠娘子道,然后又转身风风火火的离开了。

  “大姐,姐夫家做的不好,这刚一做官呢,还是个八品小官,就大摆流水席的显摆,要叫人笑话的。”一边墨风皱着眉头冲着李月姐道,在学堂,这样的举动,定会被人笑是bào发户行径的。

  “你这小子,读书都读傻了,你当郑家只是显摆啊,你郑二伯郑四叔他们或许是显摆,但你郑大伯,他在京城可差不多呆了年,虽说只是一个刽子手,但京城的官儿多,人家郑大伯手下砍的京官脑袋都不少呢,若真只是为了显摆,一个八品的官儿还真不在你郑大伯的眼里。”李月姐笑道。

  “那不为显摆,他们为什么要摆这流水席?”墨风问道。

  李月姐看了看一边的墨易道:“二弟说呢。”

  墨易听着便上前摆了摆墨风的脑袋,指了指外面各家的欢呼声:“小五你听听外面的欢呼声,那些人可不仅仅是为了一顿饭,郑家摆这流水席,便是要告诉大家,郑家子弟出头了,今后,乡里乡亲的,但有大事,或受了什么屈的,只要是占理儿,郑家便会为大家出头,这等于是郑家给大家当靠山呢。”

  这便是深深烙人骨子里的乡土qíng。

  “竟是这个意思······那同乡的一些闲汉赖汉岂不是也要来讨便宜,那得多多少烦心事啊。”墨风不解的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