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婶儿,生意不错啊。”李月姐边喝着酸梅汤,边冲着那卖酸梅汤的婶子笑道,她在这里坐了没一会儿,便有好几个来买酸梅汤的。
“小本经营哦,一碗赚不得几个钱。”那卖酸梅汤的婶子说着,又问道:“这位大妹子是外地人吧?”
“是啊,婶儿这眼睛亮呢,对了,跟婶儿打听个地方行不?”李月姐拉家常似的问道。
“行啊,大妹子说吧,什么地儿,这临清几乎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。”那婶子道。
“扦子街在哪处啊?”李月姐便问道,月娥去信的时候,那地址就在扦子街。
“哦,不太远,离这里三条街的距离。”那婶子说着便指了路,随后又好奇的问:“大妹子是有亲戚住在扦子街呀,那处可是好地方,住在那里的人,多是钞关上的扦手和税吏,你家亲戚也是在钞关上做事吧,每日里的进账可不小,比我这小摊来钱多了。”那婶子道。
“我今天才刚到,人还没见着呢,倒不是很清楚。”李月姐笑嘻嘻的回道,同时提着的心倒是放下一点了,看来宣周在临清混的还不差,不过想着他是个yīn阳生,钞关上每日要报水纹消息的,这yīn阳生是少不掉的,因此,宣周在钞关上找个事作不难。
有了消息,李月姐便不太急了,边喝着酸梅汤边打量着四周,又看到衙门西面牢狱大门处四周斑斑颇颇的,有好些个烧焦的痕迹,不由又好奇的问:“婶儿,这衙门牢狱门口是怎么回事啊,刚发生了火灾?”
李月姐不由的奇怪的问道,毕竟这可是关系郑典的。初来乍道的,多注意点没错。
“嗯,是年前的事qíng,因着民乱,发生了一起劫囚事件。事儿闹的可不小。”那婶子摇摇头,还一脸心有余悸的道。这还好是衙门这一边。水龙什么的救火来方便,要是别处,说不是整条街都能烧掉。
“哦。”李月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,民乱闹到了劫囚,显然事qíng不小,六郎这个官儿不好当。
酸梅汤喝完,青蝉付了钱,李月姐看看天色,还亮坦着,便叫了边上的一辆驴车,一行人朝扦子街去。
……
感谢,zhuxyhh01,sunflower889,书友130621060845683的平安符y,jiangyingu,殇落丶离别的粉红票,谢谢大家的支持!!!!!
第二百五十一章人命官司
绕过三条街,李月姐一行到了扦子街时候,最后一抹夕阳渐渐的隐去,天便有些暮色沉沉,街两边的一些屋舍内,也透出huáng昏昏的油灯光亮。
这么早就点了油灯,再加上街两边清一色清砖黛瓦的两进小院落,果然,如那卖酸梅汤的婶子说的,这扦子街的居民那日子过的比别处要好许多。
李月姐一行进了巷子,就拿着信挨家挨户的看门牌。
长长的里弄,几家顽童吃饱了饭,正拉帮结派的斗着牛,媳妇子婶娘们则三三两两的坐在门边,拉着家常,说的无外乎是哪家男人得了主事的青眼儿,要发达了,又或者哪家男人没眼力介儿,得罪了得罪不起的人,怕是要丢了差事了,又或者哪家的婆姨做事不地道,等等,全是这些个闲话。
这会儿见生人进巷子里,全一个个悄悄的拿眼打望着,看李月姐一家一家的盯着门牌看,几家媳妇子那心肝儿不由的提了起来。
一个个心里想着,别是家里的男人在外面惹出了风流债,这会儿人家找上门来了吧,这种事qíng在扦子街里,隔三差五的总要上演上那么两场子。
不过,那心下里又估摸着,这位大娘子看着端是个正派的娘子,没有以前那些女子那样的风流劲儿。
于是那好奇心就更重了。
这时李月姐终于在一户门前停了下来,只是那户人家紧闭着门窗,正是之前月娥家书上留下的地址。
青蝉上前叫门,用劲的拍了几下门,门里好一会儿没人应声。
趁着青蝉叫门的当儿,李月姐冲着一边正好奇打望着她的邻里打着的如呼:“晚饭吃过了呗。”
“吃过了,大娘子这是找人哪?”边上一个三十岁的嫂子道。
“嗯。”李月姐点点头,正打算问点事qíng,这时门吱呀的一声开了。开门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婆子,头发半白着,穿着一袭直裰,额上戴着抹额,一脸白净,看样子象是家道殷实的人家。
“你们找谁?”那婆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