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姐_作者:糖拌饭(558)

  她只记得田阿婆前世今生的大恩,至于申家人,真不相gān。申晴容想多了。

  不一会儿,李月姐便出了申府了,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,外面只有青蝉一个人站着。

  “青蝉,墨风和润生呢?”李月姐问

  “夫人,这雨太大了,坐轿子不放便,五爷带着润生去找马车去了,让我们在这里等一下。”青蝉连忙道。

  “哦。”李月姐点点头。便跟着青蝉一起站在屋檐下躲雨。

  这时,路边一溜小跑一男一女。

  “姐,雨太大了,我们先在这边躲一下。”那少年男子打着油纸伞,只是伞面太小了,有些挡不住人。

  “嗯。”那女子应声,两人一起走到了另一边的屋檐下,边躲雨边说着话。

  ……

  感谢Sunflower889,saiXdd,菲菲雨文的平安符,谢谢大家的支持!!!!!

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淮安的荣延

  “真气死人了,粮道这不是在坑人吗?凭什么就清查咱一家的良田,咱家的良田那也好歹是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,哪象陈家张家他们,全是侵占了,这不是拣人下菜嘛。”申府门边灯笼的光脸下,那少年男子气愤的道。

  “还不是上次民乱的时候,咱爹第一个响应郑大人开仓济粮的号召,得罪了人咧。”那女子叹了口气道。

  江淮利益大,各大士族自古以来利益捆绑,到如今已成了铁桶一块,本来朝廷有规定的官员要异地为官,只可惜这一条在江淮就很难行通,外地官员到江淮来,饱受士族大家的排挤,当然有一点,除非你迅速跟本地士族在家联姻,否则根本就站不住脚跟,所以,就有了如于子期这种本地人任淮安知府的例子。

  “对了,姐,听说郑大人在临清为官,要不,我们去找郑大人想想法吗吧,怎么着咱家当年也是帮了他的,他们都是官面上的人,总能帮咱家想句话,要不然咱家那么多的田还不知能保住多少,爹都愁病了。”那少年男子道。

  “哪那么容易,人qíng如纸,这些天,咱们跑了那么多的衙门,当初跟咱家走的近的人如今是见到咱们就躲,嘴里说的好听,一个个都在推托,再说,当初他是官,咱们是民,官府号召,百姓响应,这是应当应份,他凭啥帮咱们呀?”那女子声音有些飘忽的道。

  李月姐这会儿其实还有些烦燥,其实吧,之前申晴容的话也没啥,本在qíng理之中,而她的回话反而太激烈了点,说起来,淮安的官场烂透了,但申家跟淮安官场的关系并不太深,主要是,虽然申老爷子当了算是江淮仕林的领袖人物,但,他因为自身的问题,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一直挺底调,这些年,想投靠他的人不少,可他一概不收,再等到他告老,而申学政如今也只是一个学政,官儿迟迟升不上去,反倒比不上自个儿的女婿于子期,也因此,申家在淮安也就边缘化了,如今大多数人跟申家往来,反倒是看在于家的份上。

  也因此,申家跟淮安官场的关系并不太深。

  而李月姐正是因为一种对淮安官场的忧虑,担心墨风心xing不定,被淮安官场上的人拉下水,这才在申晴容说那话时,失去了淡定,便厉声反击,其实,说到底还是要自身硬,只要自身清正,又哪怕别人拉下水?

  李月姐正想着这些,这时便听到那一对姐弟细细的话传来,雨幕中,时断时续的,隐隐约约的便听了郑大人,又听说是在临清这官,这才醒觉,这二位说的好象是自家夫君了,便不由的竖着耳朵细听。

  “姐,这可不一样,我可听说当初,爹可是差点把你许给那郑大人,是娘不舍得。”那少子男子道,几年前他还小,记不得什么事qíng,这些反倒是曾自己的长随说的。

  “呸,别胡说,没这事儿,人家郑大人早成亲了,这种话要是叫别人听到还不笑掉大牙呀。”那女子低声叱道。还小心的朝李月姐这边张望了一下,显然是怕这种话被外人听到。随后却又一扯那少年男子的袖子:“雨小了点,我们快回家,爹还等着吃药呢。”

  那女子冲着自家弟弟扬了扬手上的药包,显然两人这么晚出来是抓药的。

  随后李月姐就看到那姐弟两个共撑着一把伞,消失在细细的雨暮之中。

  “夫人,掂记着老爷的人不少啊,这两位姐弟应该是袁家的,是淮安城下十里亭那边的一个大地主,我以前小时候,跟着我娘还去过她家。”一边青蝉道,又问:“要不要我去打听打听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