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走,都回去吧。”看着闹事的人都散了,李月姐才指挥着大家回衙,大家伙儿该gān什么gān什么。
第二百七十一章 堂会
郑典听到淮安这边出大事的消息的时候,正在山阳县的一个乡里,听说粮道署被围攻,气的脸当际就沉了下来,yīn沉沉的,一挥手,多余的话也不说,就带着人朝回赶
管粮同知和督粮通判两个听说这事儿也是吓了一跳,衙门要是出了事,那大家得一锅端,虽然两人也收了陈家于家不少银子,一路上没少给郑典拖后腿,但在这事上,大家十分的合拍。
自是跟着郑典一起回淮安。
一行人紧赶慢赶的,到了淮安已是半夜,城门早就关了,好在三人都不是普通人,叫了一阵子门,把城门叫开,然后直奔粮道署。
粮道署的门房役老林头入夜了没敢象平日那样打盹儿,毕竟白天那事qíng一发,谁知道晚上安不安生,夫人说了,今晚得打起十二分的jīng神,以防万一,明儿个白天再好好的补补眠。
因此,一入夜老林头就坐在门房的角屋里,角屋对门的那个窗开着,老林头就从窗户里盯着那门,想打瞌睡了,便拿起厨房里的gān辣椒子,嚼上一两口,他平日里怕辣的很,这一口能让人眼泪鼻涕都下来,立刻的瞌睡就过去了,jīng气神十足。
这会儿,他正坐在那里,嘴里正唠叨着今儿个晚上怎么过的这么慢呀,这平日里没注意时辰,那一晚一会儿就过去了,哪象今天,他特意盯着计时的盘香,总觉得那盘香烧的真慢呀。
就在这时,他听到了敲门声。一激零,连忙走到门边,嘲外面喝问着:“谁。”
“大人回来了,快开门。”外面的人喝着。
这个回话的声音老林头认得,是衙门里的督粮队的捕头。通判手下第一人,一听说大人回来了,老林头连忙叫了两个衙差开门,衙门的门栓他一人抬不动。
“听说有人闯衙?今儿个什么qíng况。”郑典下了马就问。自有衙差牵了马走。
老林头和两个衙差立刻把白天的事qíng说了一遍,没一会儿,几个主事也过来了。说起白天的事qíng,一个个都心有余悸:“今天幸亏夫人决断。”
“行了。都下半夜,大家去睡吧,我这马上回后堂。”了解了qíng况,郑典挥了手。众人才散了去,这衙门当家的回来了,大家也都松了口气。
随后郑典一路急急的回堂。
李月姐自也是一晚没睡。早就接到郑典回来的消息了。这会儿便在门口迎着,远远的见郑典过来就埋怨:“怎么这大晚上的赶回来,你不知道现在淮安周边乱的很啊。”
水患虽然过去,但难民却不见少,冶安也乱了,水匪和山贼也多了起来,这段段时数十日。就发生了三起水匪劫案和两起山贼劫案。
虽然郑典带了不少人下去,但真要这大半夜里遇上水匪和山贼也是挺危险的。
“没事,我还正愁他们不来呢,要来,我准又得立功。”郑典哈哈笑道,快步走到李月姐跟着,又飞快的往后退一步,左看右看的打量了一下李月姐,随后却是哈哈笑:“我媳妇儿不愧是柳洼家主婆,有当年老太的风范。”说着,就抱起李月姐,转了个圈儿,
虽说他一路担心,也知道自家媳妇儿今日之举凶险的很,但却并没有说什么让李月姐以后不要冒险什么的,因为他知道 ,下回再遇上这样的事qíng,自家媳妇儿肯定还会站出来予他分担,柳洼家主婆能顶半边天的。
一边王四娘和青蝉两个抿着嘴笑,随后下去准备热水。
“放我下来。”李月姐没好气的揪了他一把,心里却是甜滋滋的。随后拉着他的手坐下,把事qíng由申家出事说起,一五一十的说了清楚。
又皱紧眉头:“申老爷子都告老这么久了,也一直算是低调,这事qíng怎么突然的就被朝廷知晓了呢?”
“其实申大人的事qíng皇上早就知道了,你还记得,当初于子期闹的贿举案吧,因着这事qíng,那申大人说欠你李家一个人qíng,可一般来说,象做到申大人那样地位的,很少这么直截了当的说记一个人qíng,甚到这个人qíng都可以不记,当日皇上和七王爷觉得很奇怪,就查了一下,你李家跟申大人的关系,最后就查出了申老爷子就是田温的事qíng,这也是后来申老爷子提前告老的原因。”郑典喝着茶水突然的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