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姐_作者:糖拌饭(80)

  这个账不小,不能不算。

  “对,月娇儿这主意不错,咱家豆渣不卖了,自己养猪,墨易今天你在家里,先把家里后院的猪栏子整理一下,我一会儿去集上买两只小猪仔,咱家有豆渣,平日里再去打点猪糙,养猪不废什么本儿。”李月姐道。

  “嗯。”墨易从来都是李月姐怎么说怎么是的,这会儿就应着。

  “猪ròu饭。”小月宝儿流着口水应和着。

  于是,养猪的事qíng在李家全票通过。不过,这时候买猪,过年也吃不上,想吃上自家养的猪ròu,最快也要等到明天chūn末的时候,好在,李家姐妹此时的重点是猪ròu饭,而不是过年。

  想着要去集上买小猪仔,李月姐又拿了豆腐挑子过来,顺便挑一挑子豆腐到集上去卖,因为墨易回来了,劳动力增加,再加上白玉豆腐名气也做开了,再加上这段时间收的豆子也多,李月姐昨天晚上就多泡了点,做的豆腐也就多,放在这里,一时半会儿怕是卖不完的,挑一部分去集上卖快一点,家里这里有月娇这jīng怪就成。

  “大姐,卖豆腐还是jiāo给我吧,猪栏的事qíng一会儿就好。”墨易道。

  “不用了,你整理好猪栏,没事就把阿爹留下来的河工笔记看看,上次金凤回来时说的话你还记得吧,咱们这里要建河工所,要拓宽gān河渠,建坝闸,到时候要征河工不少,咱家正好咱阿爹有个名额的,有这个名额在,你本身就是役差了,不用被征招,到时候,我们再去找找镇老,你识文断字的,再把阿爹的河工笔记吃透,你做个文吏还是行的。”李月姐叮嘱道。

  从上回金凤透露出来的消息,李月姐知道,河工所的成立怕就在眼前了。她也得极早准备。

  “嗯,我听大姐的。”墨易应声,就转身去了后院,整理猪栏,这猪栏还是李相公在世时建的,最初也养,后来,李相公病重,家里唯一的一头半大的猪就卖了,此后猪栏就空了。

  这边李月姐叮嘱了月娇月娥一翻,便挑了豆腐挑子上集,李家的白玉豆腐很好卖的,没一会儿,就卖完了,李月姐便收了摊子,只是转了一圈也没看到卖猪仔的,就在这时,几个镇上的更役敲着铜锣:“衙门告示,衙门告示,大家都来看看啊。”

  说完,两个更役一个拿着浆糊桶,一个拿着毛刷子将浆糊刷在墙上,另一个更役则将告示贴上。

  镇民们都围了上去,李月姐也凑上前,正是征招河工的告示,每家每户都得出一位,如果没有户丁的,就要jiāo役银,或者花钱顾别人帮忙顶。

  这一下子,整个镇上跟翻腾的跟热锅似的,一些人急急的回家想办法找路子,谁也不愿去gān那河工的苦差啊,又是这三伏天,要死人的。

  ……

  呵呵,现在,某糖家的屋外正飘着大雪,天气很冷啊,今天有点迟了,以后固定时间每天下午3点发。今天是例外啊。

  第四十一章 意外

  李月姐没想衙门征夫到这么快,不过细想想,算算前世,这时候估计已经招了,主要是今生因为贿举案给拖了时间。

  李月姐这时也顾不得买猪仔了,先去找镇老,把自家墨易的事qíng落实了,其实墨易这事,李月姐过年那会儿就去找过镇老,不过那时候墨易只有十三岁,本朝征夫,或差役从十五岁开始,差的比较多,不好落实,现在就差不多了,虽然真正按岁数还是不够的,但墨易的出生是在五月里,如今正好满了一个足岁,往虚里报一两岁就正好,镇上的人常这么gān,李月姐也不能免俗,

  现在是个关键哪,可不能叫别人抵掉,李月姐想起前世墨易做苦力河工,按说,都是镇上的人,自家阿爹人缘又不差,别人不至于那么欺负墨易的,那么就只有一个最大的可能那就是原来属于差役的名额被人给顶了,而墨易被征招当了徭役河工,当然只能做苦力了。

  想到这里,李月姐的脚步更快了,须臾工夫,就到了镇老家的宅院。

  镇老就住在gān河堤边不远,一栋两进两出的院子,环境是相当不错的,不过,一想到五年后的洪水,不管怎么好的环境,那时全成了空。

  “月姐儿来啦。”镇老见到月姐儿笑着打招呼,李相公当年在他的手下作事,很是勤力,因为他,镇老对李家几个印象都不错。

  “镇老好。”李月姐道了个福,又提了路上买的几盒糕点递给一边的一个老仆,然后才把墨易要顶自家阿爹名额的事qíng说了说,又道:“年前的时候,因为岁数不够,就没落实,不过,我家墨易是五月里出生,前些日子生辰刚过,如今就正好了,我想把他的名额落实下来,还请镇老大人帮衬一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