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锦_作者:沐非(143)

2017-11-01 沐非 古代言情

  chūn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,染湿了她的素衣,惟独那厚厚的面纱,仍是垂落鬓边,流苏jīng美,轻轻颤着,看得出是名家手笔。

  一条鲤鱼从水中一跃,咬出了钩,金色的鳞光一闪,仿佛是画中的景致。

  她并没有收竿,只是静静的坐着,雨幕中,脸侧的线条那么清晰gān净,没有悲喜。

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

  龙舟浩浩dàngdàng凯旋而归,沿岸的百姓都在为之欢呼——天下一统指日可待,太平富庶的日子仿佛在眼前闪光。

  俗话说,宁为太平犬,不做离乱人,庶民的心愿,不过如此简单而已。

  皇帝一行离船登岸,文武百官齐聚谒迎,岸边良善亦焚香悬采,扶携俯伏。

  御驾登岸之时,黑鸦鸦一片跪迎,明亮的日光照着皇帝,略微黑瘦了些,那峻刻的剑眉却越发飞扬,他的心qíng仿佛不错。

  但也只是仿佛而已,当云时率众登岸那一刻,雀起的啧啧声四起,然后便是山涌海啸一般的欢呼声,有多舌而消息灵通的,已经在绘声绘色地讲起这位白袍儒将千里直袭,取金陵入探囊取物。

  皇帝周围的气氛沉凝下来,他静静谛听着辇车外的欢呼声,露出了一道寒薄的冷笑。

  宝锦单手托腮,静静地望着他,“万岁为何发笑?”

  “朕是在笑吗?”

  皇帝瞥了她一眼,笑容越发莫测。

  宝锦不禁莞尔,浑不怕死地说道:“当然,而且,笑得很是不善。”

  皇帝一怔,随即,笑得仰倒在坐垫上。

  良久,他才收敛了笑容,眯起眼,看着帘外的热闹场景。

  “你心里一定在想,朕是妒忌自己臣子的才华和功绩,所以才如此不悦。”

  他一语道出了众人私下揣测的内容,如此平心静气,倒也雅量非凡。

  谁知宝锦微微一笑。“谁若这么认为,那他才是有眼无珠。”

  “你这是逢迎,还是安慰?”

  皇帝无谓地笑道。看到少女拂然恼怒的颜色,这才霁颜笑道:“是朕出言无状。你继续说吧!”

  “万岁与云将军皆是一时俊彦,可惜,你们这一次地运气。却有天壤之别。”

  “犹如楚汉之争时,项王于巨鹿遭遇qiáng敌。虽是惨胜。却已是殊为不易;而刘邦却因关中无人,轻巧地长驱直入——万岁和云将军这一次,却也很是类似。”

  宝锦望了他一眼,诚心诚意道:“可惜世人通常以表象论成败……不过以万岁的豁达心胸。本也不会在意这些愚夫愚妇的误解。”

  “这话说得妙。”

  皇帝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,俊美而冷然地脸上,yīn霾已是dàng然无存,“原来我要是在意这些议论,就成了心胸狭隘之徒,你这顶高帽子,要戴上可真不容易。”

  宝锦见他几乎乐不可支,不知怎的,终于舒了一口气,却也暗暗称奇——这一路上他眉宇yīn郁,却因自己地一句赞美,立刻抒解了心结。

  皇帝收敛了笑容,黝黑的眼眸望着宝锦,仿佛要把她深深镌刻在心中。“知我者了了,不知我者滔滔……日后只要想到有你这一句,再也没什么繁难了。”

  宝锦心中一震,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,什么饺词权变都丢到九霄云外,连辇车外地欢呼声,也仿佛在耳边消失,天宇之间,只有这深深一眼,以及一句低喃。

  她心中一阵纷乱,冥冥之中,却仿佛被甜意充满,满是欣悦和畅快。

  在她十九年的岁月里,姐姐地光芒仿佛无处不在,人们敬仰她,爱戴她,憎恨她,却也畏惧她,而小小地宝锦,却仿佛是那皎月下的黯星,无人在意,更不会有谁因她的一句话而如获至宝,满面都是光彩。

  只除了他,眼前的他,与她有夺国杀亲之仇地新帝……

  她茫然了,只觉得眼前一阵热流,好似有泪水要夺眶而出,却终究没有,她疲倦地倚在小桌上,淡淡道:“离京城还有很远呢……”

  皇帝见她顾左右而言他,一位她是年少害羞,也不在意,顺着她的话意道:“还有大半日地路程,宫中怕是等得不耐烦了……”

  他蓦然住口,虽未提起皇后的名字,却也让他心中一沉,想起那封辞气平淡,却带着幽深入骨冷意的回书,他不禁又头疼起来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