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很为难吗?那给你几天时间。“苏老太爷看到她蹙起了眉头,便给了她宽裕的时间。
”呃,那倒不用。“秦思思失笑,他的拼音知识还没退化到那种地步,只是猛然间看到满篇写的不规整的字符,觉得不适应而已。
苏老太爷并不以为然,他研究了多年的东西,就算秦思思真的能读懂,也不能很快就翻译过来。
可是他刚想找椅子坐下,就听到秦思思已经断断续续地念了起来:”这第一行是,学……而……时习之,不亦说乎?第二行是,三……人……行,必有我师?……“
秦思思挑了挑眉,这一页纸居然写的都是从《论语》里摘抄下来的句子的拼音。所以她只需要看开头几个字的音,剩下的都耳熟能详,很流畅的念了出来。
”你真的会!“苏老太爷震惊地看着她,几乎不能自持。
”呃,是会,从小就学的……“苏老太爷的声音太洪亮了,让秦思思来不及细想,反shexing地回答道。话一出口,她就露了懊恼的神色。坏了,他要是问她跟谁学的,她可怎么编啊!
苏老太爷把她懊悔的表qíng也收入眼底,但是在他看来,这才是常理。他点了点头,长叹道:”是了,你是公主,从小在宫里长大,自然懂得这些。“
秦思思听在耳内,顿时一惊。她怎么没想到呢?只有同样是从现代来的长乐女皇,才会这种汉语拼音。而她身为”雅公主“,懂得这些拼音自然就不稀奇了。想到这里,秦思思心底松了口气。
苏老太爷追问道:”那润儿也会了?“
秦思思硬着头皮回答:”润儿……他当时还小,就没学。“
”只有你会吗?“苏老太爷一边喃喃自语,一边高深莫测地看着秦思思,两道花白的眉毛紧缩在一起,像是在思考什么难以决断的问题。
秦思思一句话也不敢说,她刚才的回答也是不得已。她总不能说萧润也会吧?那把萧润叫进来一问,立刻就露馅了。
他们两个人就这么站着,默默相对。知道一炷香的时间过后,苏老太爷终于长长地叹了口气,他的脸上像是添了老了许多的颓废,又像是多了些重新焕发了一些青chūn般兴奋,充满了复杂的qíng绪。
”你跟我来。“苏老太爷深深地看了眼秦思思,然后蹲下了身,不知道扣动了什么机关,地板震动了几下之后,显出了一方砖大小的地道入口。
第六十二章 形势逆转
虽然秦思思早就怀疑苏老太爷的这间屋子里的摆设有些过于简陋,但是也绝对不会想到,在这间小竹屋的下面,竟然还修有一条密道。
见苏老太爷已经率先走了下去,秦思思再次诅咒自己的长裙,恨不得撕烂了变超短裙。但是想想这是名贵的百花纱制成的,最终还是舍不得,只得拎起裙摆,慢腾腾地顺着陡峭的石阶走下密道。
这条密道是呈四十五度角,斜斜地进入山腹的之中。秦思思沿着石阶而下,眼前变的昏暗起来,只有头顶微弱的光线照she进来。密道间cháo湿之气略微重了一些,但却还未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,看来是通风做得不错。石阶gān净而光滑,显然也是常年有人行走。
”唰——“
一盏油灯被苏老太爷点燃起来,借着微弱的灯光,秦思思这时才看清楚,她现在身处在一间窄小的石室内。这里居然和小竹屋的大小一样,更qiáng大的是里面的布置也和上面几乎相同,区别就是这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书箱子。
苏老太爷坐在chuáng边,指着屋内唯一的一张椅子道:”坐下。“
秦思思赶紧拽着裙子走完最后几个石阶,走了过去。
苏老太爷搓了搓手,脸上露出恭敬地神色,从脖子上拽出一个铜钥匙,小心翼翼地把这个书箱子打开。
秦思思坐得很近,但是却没敢往里面乱瞄,只是闻到一股很重的樟脑丸味道,看来是有历史的书稿。
苏老太爷从书箱里拿出一张泛huáng的纸张,轻轻地放在秦思思的面前。
秦思思定睛看去,发现这是她刚刚看到的那张纸的原版,拼音字母写的极其漂亮工整,而且笔记很细,像是用钢笔书写的。”这是……长乐女皇的御笔?“
苏老太爷摇了摇头,满怀感qíng地说道:”这是我师傅的笔迹,他用的是长乐女皇发明的羽毛笔。写出来的字gān净漂亮,虽然不能体现中华书法的笔锋jīng髓被现在的儒者抵制,但是却普及了笔在民间的应用,是我朝文化推行的一大利器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