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后六十年代生存手札_作者:山楂丸子(4)

  “娘,那我帮你fèng衣裳吧。”

  傅冉从针线箩里拿针线,她也就这点优势了,论针线活,没人比她qiáng。

  可惜她娘还不信,没好声道:“你行不?fèng坏了仔细我揍你啊!”

  傅冉像模像样的穿针引线,没长开的身体,声音还带几分软濡,不轻不重的顶嘴:“你这也怕我弄坏,那也怕我弄坏,我什么时候才能帮你做活?”

  徐兰英想想也是,傻闺女从小就呆,本来想把她扔了,可终归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ròu,也舍不得,加上婆婆疼这孩子,说扔奶娃会遭天打雷劈,就一直养在农村,直到快上学了,才把人接到城里来。

  傅冉不敢太过显山漏水,故意把针脚fèng的歪歪扭扭,比徐兰英差点,但也勉qiáng能看。

  “娘,你看我fèng的行不?”

  徐兰英拿过衣裳,对着光瞅了瞅,有点诧异,再看傅冉,就跟看傻孩子突然开窍了一样,扯扯傅冉的脸蛋,直乐呵:“傻闺女,不错,变能gān了啊!”

  傅冉挣开徐兰英的手,揉揉自己发疼的脸蛋,爬下土炕,对她娘说:“娘,我出去玩一会儿。”

  徐兰英这回好说话了:“别疯太久,早点回来给你姐生火做饭。”

  傅冉哎一声,快活的跑出去,直奔颜冬青家。

  傅冉家和颜冬青家住一个家属院,这个家属院一共住了四户人家,颜冬青家住在前院,傅冉刚穿过穿堂,就见他拎着酱油壶从外头回来。

  傅冉忙招呼:“皇上,您去打酱油呢。”

  第2章 皇帝皇后(捉虫)

  “皇上,您去打酱油呢。”

  傅冉没注意到,她说完这句话,颜冬青的脸有点黑,大约是被皇后瞧见打酱油,有些掉面子。

  颜冬青没理她,径自进家。

  傅冉熟门熟路的尾随进去。

  四户人家挤一个两进的跨院,平均一家分不到六十平,前后穿堂只有一个自来水管子,为了节省地皮,几户人家商量好似的,都把灶台搭在外边,加上房檐跟前延长的石棉瓦,让本就不大的两进跨院更加拥挤。

  颜冬青家的qíng况要稍好点,不是因为他家分房面积多,而是他家孩子最少。

  时下基本哪家都是四五个小孩,傅冉姐弟三算少的,颜冬青家就更少了,只有姐弟俩。

  傅冉最喜欢颜冬青的姐姐颜冬雪,说话慢吞吞,脾气也好,相较心眼多的傅燕,她宁愿亲近这个邻居家的姐姐。

  可这会儿,颜冬雪眼眶子通红,坐在炕上抹眼泪。

  瞧见傅冉进来,颜冬雪反手擦擦眼,qiáng撑起笑,招手让傅冉上炕坐,热乎乎的手握上她的:“外头冷吧?晌饭有没吃饱?”

  说着,她喊颜冬青:“冬青,去把中午剩的半个馒头拿给小冉。”

  颜冬青虽然是皇帝,天生的架子大,但还算听“姐姐”的话,从锅里拿出仅剩的半个馒头,递给傅冉。

  “吃吧。”颜冬青又给她倒一碗热水。

  傅冉没吃饱,小声说了谢谢,接过大口咬起来。以前没觉得馒头多好吃,现在能吃上白面馒头都是一种奢望。

  两人同时来这里,显然颜冬青的运气比她要好,颜父是一厂的总工程师,颜母是工会办公室主任,两人领的都是行政工资,粮食指标也比其他人高。

  尤其是颜父,每个月四十二斤粮食里,细粮占四斤,还有两斤的ròu票,四两的油票,半斤糖票,光是这些,都足以让颜家过得比其他三户人家qiáng。

  傅冉就着热水吃下半个馒头,才觉得饱了些,她往颜冬雪跟前凑凑,关心的问:“姐,谁欺负你了啊?”

  颜冬雪拍拍她脑袋,qiáng笑说:“没有,没人欺负我。”

  傅冉还算有眼见,见她不想说,识趣的没再继续问,不过私下里还是问了颜冬青。

  “为响应上山下乡,朕的姐姐要去支援大西北建设。”

  怕她不懂,颜冬青又给她解释什么叫上山下乡:“类似于大魏的一种制度,鼓励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。”

  “那要去多久?”

  颜冬青摇头:“不知道,可能是一辈子。”

  上山下乡的làngcháo在今年底达到高峰,不仅大学毕业的人被号召支援农村建设,高中和中专毕业的人也没能幸免。

  上面红头文件发下来,这一批的毕业生明年开chūn主要去支援大西北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