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独归斜阳远_作者:无处可逃(42)

  “我该怎么称呼你?”

  “奴婢叫静云。”她笑了笑,露出脸颊上一个小小梨涡,甚是甜美可爱。

  “静云?”谢绿筱又抬眸看看她,有几分怀疑道,“你不是真烈人吧?”

  静云没说什么,只是笑了笑,行了一礼就离开了。

  谢绿筱推开窗,看到后院那面巨大的假石壁——

  那著名的临风阁……这是前朝蔡相的宅子吧?

  这一堵墙,毁了多少民生?

  若是没有他误国,那么之后的世事沧桑,大约就是另一幅模样了。可是哪来那么多“若是”。好比此刻,要是真有“若是”供她选择,那一日的临安大雪,她便绝不会上那一叶扁舟。

  谢绿筱无声的叹了口气,重又合上那面窗户。

  此刻一墙之隔,阿思钵却坐在书房中,静静等着一位客人。

  宋宇推门而入之时,阿思钵起身相迎,笑道:“今日忽然将宋大人请到此处,有唐突之处,还请见谅。”

  宋宇一身衣物甚是素净,回了一礼,不卑不亢道:“不敢。”

  “昨日宋大人席上一番话,让我印象深刻。今日特遣人将大人请来,想与大人详谈一番。”

  宋宇坐下,微笑道:“不知大人想要谈些什么?”

  “恕我直言,宋大人如今在转运司任检校官,又在转运司做些文书往来之事,并无线报来源的特殊渠道。不知对于越军的qíng况,如何了解得这般清楚?”

  宋宇笑道:“转运司征收赋税,少不得要在互市上和大小商贾打jiāo道。如今两国来往,最活跃最常往来的是些什么人?不就是这些商人么?多聊聊,自然就知道大概了。”

  阿思钵点头,目光中掠过赞赏之色。

  “大人,昨日在宴席上,只怕您对这汴梁路的诸位同僚,也是颇有保留吧?”宋宇目不转瞬的望着阿思钵,微微笑道。

  “哦?”阿思钵似笑非笑,“怎么说?”

  宋宇答得甚是直接:“如今陛下对越朝打算采取何种态势,恐怕真烈上下,没有人比大人更清楚吧?”

  阿思钵神色自若:“此话又怎说?”

  “陛下遣您来汴梁路,不日又要南下。若说对越朝没有大动作,只怕无人会信。昨日宴席上,诸位大人难道不是眼巴巴的希望您能说些讯息出来么?也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。”

  阿思钵但笑不语,良久,才道:“圣心难测啊……”

  宋宇眼中几分失望之色不掩。

  “在转运司为一文吏,宋先生可觉屈才?”阿思钵淡淡望向他,“不日我要去颍州查看军务,不知先生可愿与我同行?”

  注意到他对自己的称呼已经改变了,宋宇长身站起,深深一揖,道:“愿意。”

  过了午膳时分,静云手中拿了一套衣物,又来到谢绿筱房中替她梳理长发。

  她的手甚巧,不过一炷香时间,便持了镜子对谢绿筱道:“姑娘看看,满意么?”

  谢绿筱半晌没说话,皱眉道:“为什么梳这样的发式?我是越人。”她越看心中越是别扭,伸手便要去拆下来——

  手腕却被不轻不重的扣住了,力道不大,却恰好让她难以动弹——从镜中可以看见自己身后的男子,一双幽深的眸子因被镜面折了光影,有几分明暗不定的流影闪动。

  谢绿筱脸色一变,连忙松开了刚触到头发的手指,喝道:“你松手!”

  他便依她而言,负手而立,略略低了头道:“我下午有空闲,一起去外边逛逛么?”

  谢绿筱仿佛没有听见,只又看了看静云取来的衣物,双眉轻轻皱起道:“这是又什么?”

  那外袍jiāo领窄袖,袖口和衣襟处缘着宽阔的锦边,一看就知并非中原服饰。

  “大人说要和姑娘去外边逛逛,还是这样打扮方便一些。”

  谢绿筱倏然站起道:“谁要和他出去逛!”

  借着午后颇为亮堂的光线打量她。她的长发被编成了两股辫子,盘在脑后,看上去清慡俏丽,一张小脸莹白如玉,只是下颌处还有淡淡的两道指印未消。

  阿思钵闻言,也不生气,只静静的说:

  “这几日你最好听我的话。或许我还能记得答应过你什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