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门贵妻_作者:子夜妃子(276)

2017-10-22 子夜妃子

  沈紫言听着她的描绘,一颗心也是起起落落,百转千回,待得她说到方姑姑顺利进宫时,才松了一口气。牵着她的手细细打量了几眼,见她没有什么大碍,松了一口气,“你去换身衣裳,陪我去王妃那里说说话。”墨书恭顺的应了是,从内室出来,就见到青箩几个人略显诧异的目光。

  不以为意的笑了笑,下去换了一声gān净衣裳,扶着沈紫言去了正院。见了她来,福王妃眼中一黯,遣散了众人,说道:“他们找了几个时辰,都没有瑾儿的踪影。”沈紫言虽然早已想到了这一茬,只是心里还是有些失落,又恐福王妃心里难受,qiáng笑了笑,“三少爷那样机灵的人,没准已经知道消息了。”

  福王妃叹息着点了点头,“我昨晚上已经差人去沧州了,只盼着路上不要出什么岔子才好。”沈紫言不由自主的想到方宫女回宫的事qíng,长长的叹息了一声,“但愿如此了。”相对无言,彼此都是心事重重。

  皇宫内的永寿宫太后娘娘一宿无眠,只觉得心绪难宁之时,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方宫女圆润的面颊就出现在视线中,“太后娘娘,奴婢回来了!”太后娘娘心中一喜,担忧的话脱口而出:“怎么耽搁了这么久?”

  方宫女就将路上的所见所闻尽数说了出来:“……当时心想着不好,只当是这一世为您尽忠了,只是没想到三夫人身边的那个丫头是个执拗的,听了我的话,不管不顾的就拉着我四处乱窜,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,就这样逃出来了。”

  太后娘娘听着方宫女的话,目瞪口呆,“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?在天子脚下也敢为非作歹!”方宫女喘了一口气,说道:“照着三夫人话里的意思,似乎早知道我们路上不会太平,所料不差,只怕就是泰王安cha在金陵城的人了。”

  太后娘娘顿时面色铁青的冷哼了一声,“丽妃那狐媚子,生出的儿子也是这样的无法无天!”泰王的生母是先皇身边的丽妃,是千娇百媚的美人,只是出身卑贱,举止行为都十分轻佻。太后娘娘那时见着就十分不喜,丽妃也不得先皇宠爱,只不过肚子争气,一夜承恩,就诞下了泰王。

  这原是后宫旧事,这些年也无人提起,方宫女不过垂头听了几句,就将沈紫言说的话又说了一次,“三夫人说,泰王手下的副将已经度过了汉水,三少爷心知不好,早已派人去沧州报信了……”

  太后娘娘脸色微变,“这么说,福王那里只怕现在已经得知泰王那边的消息了?”方宫女点了点头,“三夫人说,三少爷得知消息以后,马不停蹄的就派人去说了,沧州离汉水也不远,只怕三少爷报信的人还没到,福王那里就得知消息了。”

  太后娘娘手里的茶盏随着双手的颤抖微微作响,手心手背都是ròu,若是为了这一个害得那一个不得安宁,那可怎么好!想了一阵,眼中已有水光泛起,先帝临终前的话又在耳边响起:“太子虽然胸有丘壑,可是心胸狭隘,只怕不是能容人的。你也要时常督促着。老三和老四都是国之栋梁,老四更是他们兄弟里面最出色的,只是国有国法,错就错在他晚生了几年……还有那老二是个不怀好心的,小小年纪就野心勃勃。我已经将他发配到了苦寒之地,只盼着他能收敛收敛才好……”

  太后娘娘略略一犹豫,进了内殿,从枕头边的暗箱里掏出一个明huáng色的锦盒来,摩挲了半晌,抿了抿唇,声音都有些飘忽,“若是真到了那一日……”方宫女见着心里咯噔一跳,“太后娘娘,这可是先皇留下的……”

  太后娘娘苦笑了笑,“都是我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子,总不能见着他们兄弟手足相残……”方宫女眼中顿时一黯,想要说句话来安慰太后娘娘,只是张了张口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  金陵城的百姓,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活,丝毫没有山雨yù来风满楼的紧张感。

  清晨热闹的青雀大街上,一匹骏马疾驰而至,溅起一路沙尘。

  却只听路边酒楼里的说书人抑扬顿挫的敲着快板,说道:“东归燕海上去,南来雁向沙头落。楚台风,庾楼月,宛如昨。无奈被些名利缚,无奈被他qíng担阁,可惜风流总闲却。花纷飞。”

  沈紫言陪着福王妃坐了一阵,就听见外间林妈妈开始传饭了,暗暗叹息了一声,就见一只鸽子扑哧的扇动着翅膀,停歇在了她的手臂上。沈紫言心中一喜,细看了看,似乎正是自己放出去的那只鸽子,心里怦怦直跳,忙掀开了那鸽子的翅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