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162)

  季氏回道:“村里别人,我们都立了契书,跟佃户一样,每季收成给我们几成,娘如果也想这样,那我们也立契书,这样谁都不吃亏,你说呢?”

  “亲外甥还要舅舅们的粮食?这也太狠心了吧,就是啥都不要,又有啥关系的?他就不能给他舅舅一点儿便宜?”

  “娘,让鑫儿读书,这供束修的钱,也不是我拿出来的,我做不得这个主。”意思是,这事儿您得找她婆婆和丈夫去说。

  季老娘说道:“鑫儿是你生的,你就做不得一点儿主?你说你还有啥用?我去说就去说,我就不信了,我把好好的一个闺女嫁过来,给他们老胡家生儿育女,还养了这么出息的一个孙子,就不信这点儿面子都不给我!”

  “娘,当初是谁为了多要几两银子,就不让我嫁过来的?您要是这样,那我直接和您说,这事儿不成!小弟和小妹要真是把田挂到了鑫儿的名下,那就更不好好gān活儿了,我早八百年都是胡家的儿媳妇了,你也说了,我都生儿育女了,鑫儿是胡家的孙子,胡家人说了才算!”

  她都不能开这个口子,一旦开了,以后小弟和小妹还不是啥事儿都要拿过来?

  帮着娘家,也要娘家人能撑得起来,这样不是帮他们,是在害他们呢。

  要是没有了田税,他们估计骨头都要懒掉的,庄稼更是不在乎长得好坏了!

  “你,你这是要气死我啊。”季老娘这样说,而且还真的直接晕倒了。不知道是装还是真的。

  只不过醒来的时候,拉着胡姥娘的手,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自己命苦,养了儿女都不孝顺,还不能沾光。

  胡姥娘忙道:“看亲家说的,要我说,我这儿媳妇就孝顺的很,和我女儿一个样,我也就把她当成我的女儿疼着,她进了我胡家的门,就是我胡家的人,你啊,也和我一样,只要想着儿子和儿媳妇的福就成了,说起来,鑫儿这些年读书,花了不少钱啊,要不是鑫儿他爹还有个手艺,哪里支撑的下来?

  好在鑫儿如今也考中了秀才,别人把田记在他名下,我们这一年也有粮食可以吃,多的还能卖点钱,好歹也算是鑫儿自己赚得,这以后啊,都留着给他以后考举人用呢,也不知道这三年能不能凑够他赶考的钱呢。要我说,这五十亩地也太少了,只够塞个牙fèng的。可惜我们自己不能种田,不然那,也自己都种起来,收成还多一些,钱也多一些。”

  胡姥娘这话一下子就把季老娘的嘴巴给闭上了。

  因为这些年来,在胡鑫读书这个事儿上,他们是一点儿忙也没有帮过,反而还帮倒忙,说啥泥腿子读书是làng费钱,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,还不如把那些钱攒起来呢,反正说了一些难听的话。

  现在看着胡鑫起来了,就想占便宜来了,胡姥娘也不是好惹的,她可不是啥包子,以前不说,是给儿媳妇面子,现在看这老婆子来磋磨她儿媳妇了,她可就不gān了,这女人一点儿当娘的样子都没有,心都偏到胳膊窝那边去了。只记得她儿子和小女儿,bī着自己的儿媳妇,胡姥娘能有好话跟她说?

  那是不可能的!再说了,把别人的田记在鑫儿的名下,还能落得一声好,要是把他们的田记在鑫儿的名下,还觉得理所应当,到时候一个不好,还落了埋怨,她又不是个傻子,gān啥要给自己家里找不自在?

  平时补贴补贴你们就可以了,还想得寸进尺的,别忘了,这里是姓胡的地盘,不是你姓季的屋子。

  季老娘被胡姥娘这么一说,还想耍赖,胡姥娘眼睛一瞪,“咱们是亲家,可别让我做出不像亲家的事儿!我孙子现在是秀才,以后就有可能是举人老爷,你要是还想着有个啥想头,那咱们就试试看!要不是看在鑫儿娘的份上,我都懒得搭理你,我这里还有你儿子和小女儿的借条呢,你不走,是要还我们的钱?那就把钱给我拿来!”

  一提到钱,季老娘就赶紧溜了。

  季氏很是觉得难堪,对胡姥娘说道:“娘,我,”

  “啥都别说了,你是啥样,我还不知道?你能护着我们胡家这边,娘就很高兴了,别的都不用多说了,娘知道你的心意,以后你娘要是再找你说这事儿,你就直接告诉她,是我不同意的,她就不会找你了!”

  胡大舅回来也知道了,对两个人说道:“以后就说那五十亩的名额已经满了,都欠了契约了,改不了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