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杜榆听到这和老姑奶奶联姻,就想到了陈玉儿,那个老姑奶奶觉得千好万好的姑娘,这可别眼瞎的要到自己家当媳妇啊,那可真是消受不起,他们可是她嘴里的穷鬼。
人家陈杜氏说的好,到时候把孙女嫁过来,会陪送两个铺面,另有田和银钱若gān,说的人都有些心动了。
齐氏要说没有心动是不可能的,但是后来一想,陈杜氏那幅德行,这真要把她孙女给娶进门来,那不是娶了个祸害吗?
所以就说自己做不了主,孩子的父母管着孩子的婚姻大事儿呢。
以后她也不掺合了,免得别人都把主意打到她头上,她万一把持不住,岂不是就坏了事儿了?
要盖房子,自然少不得让魏砌匠过来,都是亲戚,大家谁也不会亏待谁,杜有忠和大姐夫开前都已经说明了,该是咋个要价就是咋个要价,大栓子都出师了,跟着他爹一起gān活儿,二栓子只能当个小学徒,帮着递东西,不过齐氏看着二栓子这个外孙,舍不得他这么辛苦,非要二栓子别去gān这个活儿了,“好歹大一些再说啊,这才多大啊。到了姥娘家里,就好吃好喝的。”弄得魏砌匠有些无奈,现在学着点东西,以后长大了,才能养活老婆孩子啊。
好吧,在给丈母娘盖房子的时候,就让老二好好玩得了,到了别处,丈母娘也看不见了,那时候再说。
魏砌匠肯定也有一帮一起盖房子的兄弟,这次都跟过来了,有这样一群人盖房子,一点儿也不用担心。
商量好了房子到底盖啥样的,这就选了日子破土动工了。
杜榆他们这边就热闹了起来。而云阳县楚院长家里,也热闹起来了,因为大奶奶袁氏已经知道了公爹的打算了,以前只是猜测,现在是通知,她很是不服气,也不乐意。这都叫什么事儿啊,杜家不过是从乡下出来的,他们楚家,还有袁家可都是耽美书斋的,哪里能配这样的人家?
公爹是糊涂了,所以袁氏对着丈夫楚清源哭诉,“虽然是个举人,可是也是才中的举人,家里没有一个做官的人家,完全是一穷二白来的,咱们家芳菲哪里能受这个委屈,她可是爹和娘的嫡长孙女,哪里能随便就这么配给这样的人家了?你好歹和爹说说,这事儿怎么就不妥当呢?”
☆、94 意外之喜
楚清源笑着劝道:“我这不也只是个举人吗?人家也是举人出身,哪里能瞧不起人家?我看爹做事儿都是有分寸的,你看,”
“合着不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姑娘啊,那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儿ròu,哪里能随随便便就许配给了那样的人家,听说他们老家还是在乡下,那杜举人的娘还是个厉害的,啥话都能说的出口的,说不定还能在地上撒泼,你想一想,芳菲要是有个这样的祖婆婆,你心里不糟心?”反正她是不同意的,为啥都是要牺牲自己的女儿?
公爹又不是没有别的孙女!
楚清源只好说道:“成,我跟爹说说吧。”
“你好好说,我娘也给我来信了,说是想把芳菲再说回去呢。”她爹可是知府老爷,比那杜举人家不qiáng多了?
她的女儿哪里能随随便便的就定给那样的人家呢?公爹真是有些老糊涂了。
楚院长听了自己大儿子的话,说道:“你们真的不乐意?”
“爹,我看算了,别到时候弄得心里都有气,那样岂不是违背了您的初衷?”楚清源说道。
“罢了,你们不同意也就算了,勉qiáng不得。”楚院长对自己的大儿子和儿媳妇很失望,眼光有些浅了啊。
他们不乐意,自然有人乐意,楚院长的二儿子和儿媳妇就知道了这事儿了,两口子就商量了,杜举人家里也挺好的,因为楚院长没有出仕,家里的几个儿子倒是都有了功名,二儿子现在还是个秀才,这次去乡试,他也去了,但是没有考中,他这个年纪,是早就不在书院读书了的,娶的媳妇也是耽美书斋家的姑娘邵氏,邵氏的娘家不在云阳县,她爹自己开了个私塾,每天教些童子们启蒙呢。
楚清流在乡试的时候,和杜有忠在一起见过几次面,他对杜有忠还是有所了解的,觉得这个人以后是个有本事的,再加上自家爹也看重他,所以对这门亲事也有所期待。
只是爹先前的打算是给大哥家的芳菲的,他也就不好说什么,现在大哥和大嫂不乐意,他这不心里就活起来了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