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柳村的人看着这三辆马车,心里那叫一个羡慕,现在不嫉妒了,嫉妒也嫉妒不来,谁叫自家没有能读书的呢。这也是命。不像最开始杜有忠只是个帐房的时候,那时候杜家的日子过的也还不错,比村里很多人都好,可是却有很多人不服气和嫉妒眼红。
现在谁会说那些酸话呢,只想着能不能和杜家攀亲戚呢。
就是有人在外面,也会说,我是杜举人一个村的,杜举人就住在我家隔壁。
齐氏和杜老爷子现在不出门迎接了,直接稳稳当当的坐在正房那边,等着大儿子一家子拜见呢。
杜老爷子看着老大一家子,忙说道:“回来就好啊,都快去洗洗吧。”
齐氏也说道:“热水都给你们烧了,先洗把脸,过后再说吧。”
等老大一家子去洗簌去了,杜老爷子就说齐氏,“你就装吧,明明很喜欢他们回来,你看看你刚才端的那个样子。”
齐氏说道:“你这老头子还说我,是谁说的,不让我到门口等着,就在这堂屋里坐着,又不是娶媳妇拜堂,坐的我难受。”
个老头子,穷讲究,说啥现在已经是老太爷老太太了,要啥矜持,她信了一回,这就浑身不得劲儿。以后再也不这样了,都是自己的儿孙,gān啥跟客人一样,瞎折腾!
杜有忠给马车夫们结了钱,这马车夫还要赶回家过年呢,所以连顿饭都没有吃,不过这一趟能赚二两银子,也是很不错的了。
翠花来找二丫,对二丫说道:“二丫,你看到杜榆了吗?她回来了,穿的真好看,跟画上的人一样,衣服好漂亮啊,上面还有毛毛。”
翠花是羡慕的不行,二丫说道:“什么叫毛毛啊,人家那是狐狸毛,好贵的!”
“真的?那得多少钱啊,我这一辈子要是有一件就好了。”翠花双眼冒花。
“你才多大啊,就说一辈子的事儿了。”二丫笑话翠花,不过也知道,他们现在和杜榆是不一样了,她娘说了,杜榆现在是千金大小姐了,是举人老爷家的孩子,和他们这些泥腿子是不同的,可千万别跟以前一样,还玩玩闹闹的。不然到时候把人给得罪了,他们是赔不起的。
想着有一次杜榆回来,还给她们一人一朵绢花呢,那绢花她还留着。唉,真的是不一样了。
她家连粮食有时候都不吃呢,而杜榆家听说隔几天都能吃上ròu。
算了,想这个gān啥,总不能因为人家过的好了,就看不惯了吧,那样也太龌蹉了。
杜有忠回来了,第二天就和胡氏去了岳父岳母家,送了年礼和专门给胡家买的东西,胡鑫离开家有一年多了,胡姥娘想念的不行,特别是快过年的时候,可是胡鑫却没有回来,“姥娘,大表哥写信,说是明年肯定回来的。您不要担心他。他一切都很好。”杜榆安慰自家姥娘。
胡姥娘也知道这个时候,自己不能老是伤心难过,女婿带着一家子过来看自己了,那就是好事儿,所以胡姥娘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qíng绪,和胡氏他们说起了女婿在青阳县当差的事儿。
胡氏也给胡姥娘做了一身皮毛的衣服,胡姥娘看着这衣服,直说这也太làng费钱了,得花多少钱那,可是心里却高兴的很。
女儿女婿想着自己,能不高兴吗?
尤其是女婿越来越有本事,看看,给自己带来这么多东西,这在他们村是头一份呢。
“我和大郎去县城拜望楚院长他们,你们娘几个在这里多住几天。”杜有忠对胡氏说道。
东西是早就准备好的,大郎这还是头一次去准岳父家,胡氏跟大郎叮嘱了又叮嘱,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儿子。
其实自家娘是担心过头了,这一年在青阳县,爹带着大哥应酬,都已经是熟练工了。
“你给我钱gān啥?我不缺这个!”胡姥娘不要胡氏给的银子,女儿嫁过去就是杜家的人了,这还补贴娘家,那算什么?况且她家也不缺钱。
“娘,这是我和有忠都商量的,您拿好了,到时候想吃个啥,就用钱买,就是哄我的侄儿和侄女儿,也好啊。”
☆、113 身世
以前胡大舅对杜家就很多帮助,那时候杜家的日子还过的苦哈哈的。
现在杜家有能力了,胡氏用自己这一房的私房钱给自己的娘花,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
胡惢小朋友今年也三岁了,长得胖乎乎的,胡氏和杜榆都特别喜欢他,胡惢小朋友和杜榆大舅长得特别像,据胡姥娘说,那是和胡大舅小时候是一模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