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236)

  杜大郎说道:“这样一来,鲁大人家就要办喜事了。”

  成为了真正的女婿,才好名正言顺的教导不是?

  杜有忠呵呵笑了,这几年这两个小子没有白活啊,想问题都很犀利。

  所以他为什么要用拖字诀,就知道县学生员都吃住管着,是不可能的,也肯定会遭到反弹,鲁大人既然能同意他女儿的婚事,那么就是对这个未来女婿还有所期望。

  况且,鲁大人的儿子和孙子们,读书没有一个成的,如今有个秀才女婿,不是正中他的下怀?

  最开始的恼火,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变得烟消云散。

  “好,都说的不错,洗洗手吃饭去吧。不知道榆儿今天做的是什么。”

  杜榆当然是做的凉粉了,然后还拍了几个huáng瓜,里面放来蒜和醋,多吃蒜,对身体也好呢,反正吃完过会儿刷牙,嘴巴里也没有问道了。

  胡氏还在新蒜出来的时候,买了好大一堆,自己做糖醋蒜呢。

  “榆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。”大表哥吃了几口,觉得很开胃,“这东西是用什么做的?”

  杜榆说道:“就是用红薯粉,多洗几遍,留着jīng华,然后晒gān了不是成了白的粉(淀粉)吗,等要吃的时候,把那白的粉拿出来,和水一起煮,煮到一定的程度,这就变成透明的胶状的东西了,拿着盆子给盛起来,放在凉水里镇着,它就成了这么白的一块了,用刀切,放上盐醋辣椒粉等等,就是凉粉了!”

  “不错,既简单又用的东西便宜,真没有想到红薯也能做成这个样子。”

  “我出去去了一个地方,他们那边有一个叫做凉皮的,竟然是在煮沸的开水上面,烫成的一大块,比这凉粉薄一些。”

  胡氏刚好听到了,就问道:“在开水上烫?这也太奇怪了,不会把东西给烫熟了吗?”

  “不会,他在开水上面放了一个薄薄的铁盆,直接在铁盆里一倒就成。”胡鑫笑着说道:“姑,要是有机会了,我也给你做一做你看看。”

  “瞎说啥呢,你一个秀才老爷,gān啥要去厨房里gān活儿去,实在是不像话了。”胡氏忙说道。

  “娘,人家大表哥乐意,再说,也没有人规定,秀才老爷就不能进厨房了。”杜榆说道。

  胡鑫也忙说道:“姑,咱们这样人家出来的人,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,能做几道菜,也是本事。我姑父不也是能进厨房露几手的?我不过才是个秀才,这根本就没有什么的。”

  就是嘛,自家大表哥说的很对的,娘还真是出去应酬多了,听得多了,所以觉得男人就不该进厨房了?

  不过这个时候,绝大多数的男人是不进厨房的,尤其是这有钱人家。男主人进厨房,那就是个笑话。

  可要是自己有兴趣,进厨房也不是什么大罪过。

  “对了,还要给二哥送中饭呢。”杜榆站起来,自家二哥在私塾读书,中午一顿饭是杜榆送过去的。反正杜榆平时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儿,就和胡氏轮流着做。

  杜大郎和胡鑫都站起来,说道:“榆儿别去了,我们去吧。”

  ☆、124 有人陪的日子啊

  最后是三个人一起去了,杜有忠说道:“应该给他们几个买个书童了,以后送饭的事儿,可以让书童去。榆儿是个姑娘家,这天儿越来越热,可别晒坏了。”

  胡氏道:“到底不是自己家的屋子,再买几个人恐怕就住不下了。”

  王训导走后,他们也没有搬到风水较好的东面院子里,而那位孙训导却是和县太爷们住在一起,可见关系是很好。

  不过现在嘛,这次说县学的事儿,鲁大人都没有叫孙训导,说明了,鲁大人这次是真的生了孙训导的气了。

  杜榆与大哥和大表哥去给二哥送饭,二哥的私塾离他们家不算远,不过也得过两条胡同。

  只是没有车水马龙的现象,也很安全。

  他们家商量了,让二哥读私塾,也是因为在私塾里能认识很多同龄的人,人际jiāo往什么的,都比在家里qiáng。

  所谓的在家靠父母,出外靠朋友,多个朋友,以后就多条门路。

  杜榆今年已经十一岁了,身体也开始抽条,变得高了一点,瘦了一点儿。估计比同龄的男孩子要高一些。

  今天她穿了一条淡蓝色的轻薄襦裙,头发只梳了两条辫子,看起来清慡的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