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247)

  杜丰收的老婆心里一喜,说道:“还是大哥讲理,本来就该这样呗。”

  谁养老的,谁要房子,总不能都是他们吃亏吧。

  “闭嘴!爷们的事儿,你一个当媳妇的cha什么嘴?大家也都知道我这里的qíng况,也不怕家丑外扬了,张氏手里的钱,给了我家老二多少,我心里都有数,老二,你娘这么偏着你,你都不想养活她,你真是好样的,既然你这样不孝,还打了兄长,那么我也不认你这个儿子了!”

  杜丰收听了这话,哪里还敢反对什么,说道:“怎么分家,我都听爹的,爹你说啥就是啥。”尽管被媳妇给掐的生疼,他也要这么说啊。不然能怎么办?再说,他又不是故意把他哥砸了一个dòng的,那时候谁都没有注意的。

  最后还是按照杜大爷的分了家,一个归老大,一个归老二管,房子也对半分,田对半,银钱也对半。

  杜丰收的老婆事后把杜丰收的耳朵都拧了好几圈,骂他是个傻货,吃了亏还不让人说,杜丰收忙讨好的说道:“你真以为我傻啊,你忘了,咱们家的银钱,都放在谁手里?

  还不是咱娘手里的,虽然刚才拿出了钱分了,但是那也是明面上的,我娘暗地里还藏了许多呢,咱娘跟着咱们,到时候那钱还不是咱们的?

  就是咱爹,眼看着不成了,这要办丧事,要抬到山上去,不都得花钱?分给老大也好,到时候就这个丧事就能让他脱一层皮呢,你说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?而且我娘身体好,以后还你那个帮咱们做事儿呢。你说哪个划算?”

  杜丰收的老婆一听这样,也觉得是那么回事儿,就不再闹腾了。

  这两口子还真是一点儿心也没有,直接说自家爹就要死了。

  而大房这边分家后不久,杜大爷到底没有挺住,过了几天就在一天半夜去世了。

  因为早有这个心里准备,连寿材都准备好了,杜满仓作为孝子,要去给各处亲戚报丧。

  杜满仓这次分家,多亏了杜大爷才不至于太悲惨,也知道请了族里的人,以后就是自家娘再闹腾也不会有人说自己不孝了,所以对他爹心里越发的敬重,势要把他爹的丧礼办的隆重一些。

  而杜榆他们,也帮着请人,这次的丧事完全是属于杜满仓办的,就是杜丰收,也只是亲戚了。毕竟分家了。他是一分钱也不会出的。

  对比杜丰收,杜满仓两口子还是可以的,杜家院子这边也乐得帮忙。

  所以杜大爷这丧事办的还真是可以的。杜大爷这一过世,按道理来说,杜有忠也要守七七四十九天的孝的,只是已经分家,而且这种只有几十天的孝的,是不会还要丁忧,不然还真是没有人能好好的当官了的。

  毕竟谁家没有亲戚,每个亲戚都要守孝,根本就没有功夫做官嘛,也只是直系亲属,比如亲爹娘,亲祖父祖母这样的过世了,是要按制丁忧,其他的都是酌qíng处理,只是在这几十天里,不吃荤腥,不喝酒,不听戏,当然,最重要的一点儿,是不能在这个时候,有闺房之乐。

  杜榆他们办好了杜大爷的丧事,这转眼就是中秋节了,自然是过了中秋节再过去。

  胡鑫在丧事的时候,也代表胡家过来了的,和杜大郎商量的也是中秋节过去后再朝青阳县赶。

  只是胡鑫满腹心思的样子,杜大郎还问了他,胡鑫笑着说没事儿。又赶回去了。

  可是胡鑫却是说谎了。胡大舅想通了,所以看着已经成年的儿子,决定把事qíng的真相告诉给胡鑫。

  所以胡鑫如今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。要说不难受,那是不可能的,毕竟他从小就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家的儿子,爹娘也是亲爹娘,奶奶,弟弟妹妹,这都是他一家子。

  现在却知道了,原来他和这些人都没有血缘关系。那么他到底是谁呢?从哪里来的?

  因为这些想法,很是消沉了几天。

  但是胡鑫想着,这么多年来,爹娘和奶奶对自己多好,不说奶奶,就是爹娘,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不是亲生的,还供他读书,供他考上了秀才,这样的恩qíng,他一辈子也还不上来。

  所以消沉了几天,胡鑫也就正常起来,对胡大舅说道:“爹,不管怎么样,我就是你的儿子!”

  胡大舅终于放下心来,说道:“你能想开就好,别为了这个事儿,钻进了死胡同了,咱们能当父子,那就是几辈子修来的缘分。我有你这个好儿子,我这个当爹的一辈子都不后悔!你要是想去找你亲生爹娘,也没有关系,人都会寻根的,这点儿我们一点儿意见也没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