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27)

  结果这事儿这两兄弟没有说,倒是老五杜有全知道了,立刻告诉了齐氏,才有了齐氏那样的一通发泄。

  后来呢,商量的结果,这边齐氏让胡氏拿了一两银子出来给刘氏,让刘氏和杜有良写了字据,表示那东厢的两间厢房归他们所有了,以后没有他们什么事儿了,刘氏柔弱的对胡氏说道:“大嫂,不用这么麻烦了吧,我们心里都有数,我们也不会赖账啊。”

  胡氏却笑道:“二弟妹,你可别为难我,娘jiāo代的事儿,啥时候能改过,你写一下也不会掉块ròu。”何况,真的给你这一两银子了,又不是让你白写的,写的都是事实。

  咋了?这个时候怕传出去丢人了?那就不要要银子啊。要了银子,你就别想着还要脸面。世上哪里这么事事都让你占着便宜的道理?

  说实话,对这老二一家子还要这边要钱买那两间房子的事儿,胡氏也很恼火,那房子当时盖起来,可基本上这老二两口子没有他们什么事儿。

  可是呢,人家现在可不管,还倒过来要银子。她都恨不得一口吐沫给吐在脸上。只是婆婆那边和公公都说了,她不得不把银子拿过来,德行!

  就看你们拿了这一两银子能富起来?连自家的亲戚都这样不依不饶的,就看你们以后能有个什么好。

  刘氏没办法,只好在写好的字条上按了手印,不过胡氏不仅让刘氏按了,也让杜有良也按了手印,毕竟他才是一家之主,到时候才没有那么多扯皮的。这以后,老院子这边,就没有杜有良这两口子什么事儿了。

  转眼间,就入了腊月,杨柳村开始有了年味。老杜家这边也开始忙活了。

  +++++++++++++

  作者有话要说:  对于那两间房子,到底需不需要花钱买,大家有什么自己的想法?

  记得以前也看到过因为分家,涉及到这个问题的。有的说需要钱,有的说不应该给钱。

  说要给钱的是,这房子已经分给了人,就是属于那人的财产了,别人要,就得花钱买下来才是;

  说不给钱的,是因为这房子本来就是爹妈盖起来的,怎么能再让爹妈给买回来呢?

  ☆、17 磨面

  “给几个小的今年都做一身衣服,老大前儿拿的那料子,颜色艳一点的,给二丫头做一身,剩下的,还是留着,说不定老三家的明年就有好消息了,甭管男女,这小娃子穿艳一点的,都是可以的。

  然后,大郎和二郎也都做一身,放大一点,正长个子呢,别刚做好,穿不了几天,老四和老五,他们小一些,我这就偏心一些,该他们也做一身,你们也别见怪,心里不服气。“

  胡氏忙道:“娘你说的啥话,我正要说,你和爹也做一身,我们这都没有什么的。”

  高氏也忙道:“今年我的新衣服多,更是不用了。”她是新媳妇,新衣服还有几套。

  齐氏见儿媳妇都没有意见,这心qíng顺畅很多,这老二分出去也好,起码做衣服的就少了,不然还在一起,那边还有三个需要做呢。

  村里还是在那大柳树下面有个磨盘,进入腊月了,这来磨面的就多了起来,大家都留得有几斤麦子,就等着过年吃白面饺子和面,也不枉这一年到头忙活了。

  杜榆跟着胡氏和高氏过来,这种活儿,平时要是大量的磨面,那就是男人也过来,可是像这种几斤的,家里的女人过来就成了。

  尤其这个时候,都是女人过来,大男人跟过来,村里的这些媳妇们说不定就要给说的落荒而逃。

  乡下没有什么娱乐活动,在一起扎堆,基本上都是说些各种八卦和小道消息,有时候还带点荤,完全不考虑旁边有没有小娃子听着。

  杜家和村里的人基本上关系都不错,杜老爷子从进入腊月的时候,就有心急的人上门求对联了。

  所以胡氏他们几个过来的时候,还有人要让着她们,想要她们先去磨,不过还是却笑着拒绝了,开玩笑,要真的cha队了,那后面的人心里也不服气啊。

  “我们还是等等,也没有多少时间的。”

  有那等的人,还手里拿了一个鞋底子在fèng,边等边聊天,手里一点儿也不含糊。真是技术流啊,杜榆自己肯定做不到。

  人那,一般说八卦,绝对不会当着人的面,说人的,基本上都是说的是旁人的八卦。

  当然除了好事以外,比如,就有人跟胡氏和高氏说,看见他们家老二那边,进了一趟镇里去瞧杜柳这丫头,回来的时候,带了一大包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