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觉这比自己丫鬟的名字要好听和正式多了。
“那就叫砚台!”胡鑫一点儿也没有反对,这书童就被叫成了砚台。
这位砚台书童知道自己的名字来自笔墨纸砚的砚台,又听了自己主子说了砚台有大作用,对自己
这名字就更喜欢了。
杜榆很无语,要不要当初给他起名叫毛笔啊,那样还更管用呢,或者叫白纸?这纸可是四大发明之一呢。
只是这两个名字听着都怪怪的。还是等以后有了机会再用吧。
杜榆打开了大表哥送的礼物,竟然是一支月季花,杜榆不由得扑哧笑了,她记得有一次自己说最喜欢看鲜花了,还脱口而出自己最喜欢的生日礼物是别人能送自己一束花就好了,“小墨,你给我过来,说说吧,是不是你跟砚台那个呆头呆脑的说了什么qíng报了?”
这话可是自己在自己屋子里说的,也就小墨和小丫能知道,小丫还小呢,对砚台也没有共同话题,觉得砚台是个傻糊糊的,倒是小墨和砚台,年纪相仿,很能说的到一起去。
小墨忙不好意思的说道:“表少爷想给小姐送个合心意的东西,奴婢记得有一次小姐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,所以奴婢就跟砚台说了,只是想开开玩笑的,谁知道表少爷真的送了。”
鲜花什么的,怎么能当生日礼物呢,表少爷也太傻了吧。这个砚台,难怪会被别人说他傻乎乎的,怎么现在把表少爷也给传染上了?
杜榆倒是没有怪小墨多嘴,他们家管的也不严,没有说,主子没有开口,不能随便把话说出去的意思。
当然这个前提是不能随便说给别的外人,这话杜榆也时刻对自己的两个丫鬟来说,她倒是不至于还防备自己的大表哥,而且在小墨的心里,大表哥也不算是什么外人。
“好了,以后记住点,对外人嘴巴可不要这么松。”杜榆说道。
小墨忙保证,“小姐,外人问我什么,我都不会说呢。”
杜榆看着这朵不怎么样的月季,忍不住笑了,大表哥还真是有意思啊,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别的,这月季又被成为是中国玫瑰,没想到她在这个时候,还能收到男士的玫瑰呢,还以为自己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呢,所以那次才会半开玩笑的和丫鬟们说了,没想到表哥竟然打听了出来,表哥又不傻,当然知道这花不算什么礼物,可是有些东西对有些人来说,并不是贵重的就是好的礼物了。所以杜榆也很开心。
☆、171 回乡
“你鬼鬼祟祟的gān啥呢?”小墨见砚台在这边鬼鬼祟祟的缩头探望,就把他给揪了出来。
“没gān啥呢,我问你个事儿啊,就是表小姐收到我们少爷的东西,高兴不?”砚台说道。
“得了,以后可别再跟我打听我们小姐的事儿了,我是小姐的丫鬟,跟你说小姐的事儿,那我不就是不忠心了?以后也别问我了!”小墨表示自己被砚台牵连了。
砚台急道:“我们少爷也不是外人。”
“那不成,反正你们少爷是少爷,我们小姐是小姐,我只是小姐的下人,只忠心小姐一个人,以后别朝我打听小姐的事儿了,不然我就成了背主的人了!除非是小姐同意了,不然我是一个字不会说的。”
听小墨这样说,砚台更急了。
他可是想打听表小姐到底喜欢不喜欢那礼物,然后才好去自己主子那边报道吧,虽然主子没有让自己打听,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仆人,就要急主人之所急,想主人之所想。
“别呀,那这次是最后一次,你告诉我呗。”砚台急的不行。
“你自己不会想?要是我们小姐不高兴,我还能出来?”小墨说完就离开了。
剩下砚台在思考,这小墨是个什么意思呢?难道是?对了,表小姐是高兴的,那么他可以像主子jiāo差了。
彭泽县的日常事物,更是掌握在杜有忠手里了,最开始确实因为陈典史这个地头蛇,让有些事qíng进展不开来。
但是现在一看,杜大人把陈典史都给弄下去了,就知道杜大人可不是软柿子,大家都规规矩矩的吧。人家现在和海家和朱家关系也很好,海家和朱家才是真正的地头蛇呢。
所以对于杜有忠把原来的捕头提为典史,别人谁都没有意见。
县学里也进入正轨,胡鑫也渐渐的把手里的差事jiāo到两个训导手里,因为明年他就是要回老家去了,一个是准备后年chūn天的chūn闱,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儿就是,要和表妹成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