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342)

  兄弟们住在一起,这感qíng才深嘛。

  “娘,文慧还那么小呢,你粉刷西厢,那不是把她给惊扰了?”杜榆说道。

  “没事儿,我考虑过类,在那边粉刷的时候,让你大嫂在杨柳村住一段时间,这也是应该的,让你奶奶也看看文慧。”

  虽然给了儿媳妇这么多自由,但是她到底是人家的孙媳妇,儿媳妇,也该有些时间过来这边尽尽孝了。

  杜榆估摸着,爹那边肯定会答应的,因为田姑娘的岁数不算小了,再拖下去也没有必要。

  两家要成亲,房子,人都有,cao办起来也方便。

  而且胡氏还想着,她到时候肯定是跟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的,这儿子和女儿的终身大事儿都安排好了,到时候他们各自都有人照顾,她在外面也放心不是?

  虽然二郎有他哥哥嫂子照顾,可是有些地方却照顾不到,还是自己的媳妇照顾最好。

  到时候,他们是跟着她一起去丈夫那里,还是继续呆在这里,她都放心了。

  齐氏自然是希望孙子早点成亲,那样也好早点抱重孙子,所以读胡氏的提议,一点儿意见也没有。

  而且二郎的年纪也够大了,像胡氏说的那样,总不能还在自己妹妹后面成亲吧,那样也不像话啊。以前是想着晚婚,就没有什么不像话的,现在既然已经定了,那就早点把事qíng给办了,只要六礼一个不差就成。

  这一切都是在杜有忠同意的前提下,毕竟他才是二郎的爹。

  杜有忠回信也很快,当然是同意的,不过,也要求他们这边要先和田先生商量,如果田先生自己不同意,那么他们就不要勉qiáng。

  杜有忠对这门亲事是满意的,原来在锦溪书院教书的时候,他就认识田先生,对田先生也很敬佩,如今他孙女能嫁给他儿子,对杜有忠来说,也是一个好事儿。

  为此,他还专门单独给田先生和楚院长都写信了,表示了对这门亲事的赞成和欢喜。

  既然杜有忠都同意了,胡氏就又去书院找了楚夫人,和楚夫人表达了,想要尽快把儿媳妇娶进门的意思,请楚夫人能够传达传达。

  楚夫人自然是通过楚院长去传达的,田先生这边表示,明年考完秀才试后,不管结果如何,就要嫁孙女了。

  他也告诫田姑娘,到时候去了婆家,要好好的伺候婆婆,和妯娌和睦相处,不能做那惹是生非的人。

  田姑娘都一一记下来了,又对自己要离开祖父舍不得。

  田先生道:“你嫁出去了,祖父才放心,我在这书院才会没有牵挂。书院里我这么多的学子,还不能照顾我?就是楚院长那边,以后咱们也是姻亲了,不会放着我不管的,祖父跟你说,杜家人实在,但是咱们不能一心只顾着娘家,你嫁到杜家,就是杜家的媳妇,是杜家的人,主要以杜家为主。你未来的大嫂,你也认识,和她好好相处,有什么不明白的,可以请教她,祖父这边你一点儿也不用担心,有时间回来看看我,就可以了。”

  田姑娘点头应下来了,她祖父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,她都听祖父的。

  婚期很快定下来,就在来年的四月初,那时候院试都已经考过了。

  也不耽误事儿,而且胡氏还有个打算,那就是如果二郎考上了秀才,那么就带着媳妇,先行一步去彭泽那边,照顾自己的丈夫,也让新媳妇给杜有忠见见礼,同样,也要把县衙内院给管起来,她这边,还要等着把杜榆的婚事给办了呢。

  回来的时间太长,总不能让丈夫一个人在那里。

  所以带了冬月的时候,就把县里的西厢房给粉刷好了,直接成了新房。

  而楚芳芷带着小文慧就在乡下住下来,她最开始也有各种不习惯,但是慢慢适应了也好了。

  现在住在乡下,也不会像杜榆小时候那样,还需要下地gān活儿,现在连奶奶齐氏都不让几个儿媳妇gān活儿了。都是有下人照顾着。

  齐氏看着自己的重孙女,不由的叹道:“现在的孩子,可真是享福,从小就有这么多人伺候着,从不离手的,想我们当年,那孩子就是字地上滚,也没有人说要看着,特别是农忙的时候,连饭都吃不上,就顾着抢手了,哪里还管孩子哭不哭?”

  齐氏是在忆苦思甜了,而楚芳菲还挺喜欢听这些事儿的,两个看着不搭调的人,还很能说的到一块儿去。

  就是小文慧,以前齐氏是从来不抱孙女的,如今也能抱上一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