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346)

  杜榆心道,得了,说了半天,这丫头还是没有转过弯来,还是先带过去吧,要是过段时间她不习惯,想爹娘了,再把她送回来,他们家又不是那种刻薄的人,“那好吧,你就跟我过去吧,不过以后不准哭鼻子。”杜榆说道。

  小丫高兴了,说道:“小姐放心,我肯定不会的。”她可是小姐的第一个丫鬟。

  丫鬟就带着小丫和小墨,舅舅家那边也没有什么人,他们都是才起家的,所以管事妈妈之类的,统统没有。就是有,也用不上。

  至于以后有没有,那就是以后的事儿了。

  杜有忠还专门给杜榆买了一个庄子,当作是杜榆的嫁妆。这个庄子离胡家棚也不远,里面也有四五户人家,另外还有一些佃户之类的。

  其中有一户是庄头,杜榆倒是不用cao心谁去管了。人少有人少的法子,有个庄头,比别人给的钱多,到时候就能把庄子给管好了,也不怕他们欺上瞒下了,因为这些人都有卖身契,到时候不满意了,直接拿着身契,就可以把人给卖了。

  丫鬟有了,嫁妆也有了,像新被子,家具等等,也准备的七七八八了。

  而杜榆的嫁衣也已经做好,就等这那天穿上了。

  他们这样的人家,及笄礼都不会大办的,就是那天杜榆十五岁的生日,众人送了礼,然后请了楚夫人把她的发髻给缠上大部分就成了。

  像书上写的,那么繁复的过程,根本就不会有,要是还是以前的农户,谁还会及笄的时候办个什么仪式啊,直接过了就是过了,头发和小女孩时候不一样就成了。

  所以杜榆真心觉得没有什么变化的,也就是下面披的头发少了些,还凉快了些,然后梳的发型也多了些,毕竟适合少女的发型还是比较多的。

  小墨在这方面倒是个能手,每天都给杜榆梳不同的发型,虽然也就是四五个,可是能四五天不重样,也是本事呢。

  最后发现像脸盆,浴桶之类的,都给杜榆准备了,那真是生活用品应有尽有,怪不得这么繁琐,有些还是胡氏以前都准备的呢。

  齐氏看了还觉得胡氏准备的很好,这样姑娘家嫁过去,用的东西都是自己的,那也不会被人说嘴,而且腰杆子也硬呢。

  就像当年自己嫁过来一样,还有自己的脸盆和chuáng,虽然不多,但是那也是自己的东西,而且杜家原来啥都缺,一个铁脸盆,那可是值钱了的。

  想那个时候,张氏还因为自己有个铁脸盆,就想着给要过来呢,还好自己也不是好惹的,愣是没有让她得逞。

  齐氏和大家也商量了,这姑娘出嫁,家里就出五十两银子,至于自己的爹娘补贴,他们也不管,想出多少就出多少。

  目前公中的产业,就是田地和豆腐坊,包括杜有忠走之前买的那个庄子。

  一年也能出产四五百两的银子呢,不算少了。

  杜有贤说道:“娘,是不是有些少啊,毕竟榆儿是嫁到胡家的,那边是举人。”

  齐氏说道:“我说了,这是咱们家里给的,不算少了,当时大郎成亲,也才用了二百两,我说的这个规矩,是以后咱们杜家的女孩儿成亲,都是这个标准,其他的我不管。你们自己都有私房钱,到时候爱给你们自己的孩子多少就给多少。”

  胡氏忙道:“娘说的对,五十两是不少了,就这么办吧。”

  她和丈夫私底下也补贴给榆儿的有,就是他两个哥哥嫂子也都有补贴,榆儿另外还有周教谕那边gān货铺子的补贴,还有在彭泽的时候,朱太太等人给的东西,也不算少了。

  这个家里也不只是他们这一房的,还有三弟四弟和五弟他们,都要顾着,明面上就这样吧。

  免得弄得大家觉得不公平,到时候有矛盾了,所以胡氏才开口发话了。

  把规矩定下来,也为以后行事打下了基础了。

  所以这么个事儿就这么商议定了。赵氏想着以后自己女儿也能得到公中的五十两银子,这嫁到哪一家都不会变穷了,心里很是高兴。

  除了这公中的五十两,杜榆的几个叔叔都给杜榆补贴了,虽然不多,但是也是他们的一片心意。

  杜有忠这个当爹的不能在场,所以几个叔叔都更用心的帮着杜榆把婚礼给办好了。

  杜有良他们那边,现在几乎都没有过来过了,所以不提他们也罢。

  杜榆和胡鑫的婚事定在八月十八,中秋节过后,再嫁过去,也是为了让杜榆能在杜家过最后一个中秋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