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410)

  只是,随后就开始征人去挖那护城河了,不然下次再出现这样的事儿,这护城河又满了怎么办?

  其实一个城池,在设计的时候,肯定是考虑过这水的深度的,尤其是京城的护城河,那更是重中之重,但是这次却超了,就说明现在是历史之最,这护城河不够深,那么,再继续朝深处挖呗。

  多弄个几米,让史官给记下来,或者钦天监的人也给记录在案,以后这就是历史最高点了。

  这事儿和翰林院也有关心,因为上头要求翰林院把前几朝的史书都给找出来,光这护城河的记载,是一个也不放过,然后再普济到其他的护城河,如果哪一个不够,就要到秋收过后,开始清淤泥挖深度了。不然到时候真的出现和京城一样的qíng况,就就糟糕了。

  ☆、第209章 jiāoqíng

  所以胡鑫现在更忙了,他也要查这大量的资料,并且这是个很严肃的事儿,不能有半点马虎。

  一个地方的气候,怎么着也得几十年,上百年才能叫气候,都得给找出来。

  不过随后京城倒是没有再下过那么大的雨,天气也凉快起来。似乎那次发生的事儿,只不过是个偶然。

  在这边过了八月十五之后,杜榆也带着陈氏去复诊了,她这也喝了大半年的药了。不知道效果如何。

  陈氏很紧张,因为怕喝药了也不管用,虽然王大奶奶说了那话了,但是不到最后关头,还是不能确定啊。

  不过,看着王大奶奶的三叔点了一下头,陈氏觉得自己真的跟重新活过来一样。

  “老神仙,我真的没有事儿了吗?”陈氏不敢置信的问了一遍。

  “什么老神仙,我有那么老吗?”王大奶奶的三叔不高兴了。

  陈氏却没有听出这不高兴,忙一叠声的要该他下跪,谢他治好了自己的病。

  把王大奶奶的三叔弄得很是无语,对陈氏说道:“回去后,忌寒凉的东西,另外,不能过于劳作,身体是自己的,如果自己都不珍惜,以后也别说再来看病了。”

  陈氏忙点头,这个消息真的是太好了。

  从大夫那边回来,陈氏一早就告诉了杜有全这个好消息,杜有全也激动的不行,这么说,他以后也能有孩子了?那真是太好了。

  因为出来都大半年了,杜有全和陈氏也觉得该回家了,总不能老是在侄女儿这边住着,那也不像话,何况,还要回去给爹娘报告这个好消息。

  杜榆说道:“也快到年底了,不如在这边过完年再回去吧。”

  杜有全忙说道:“出来的时间够长了,是该回去了,榆儿啊,你和侄女婿在这边过的好,我们就放心了,只是我们在这里住不惯那,还是住在乡下好。”

  都说这个话了,杜榆也不好留着他们了,还是送他们回去,到时候五叔和五婶也能生孩子呢。

  那边也有人照顾,毕竟奶奶那边也不是个弱的。

  所以就准备了东西,让他们打包带回去,给家里的每人读准备了礼物,还有大舅那边的东西,也让带回去。

  病气胡鑫还专门请了人送他们两个。

  陈氏走之前对杜榆说道,年纪不小了,该给胡鑫生个孩子了,胡鑫这都二十几岁了。

  杜榆点头,这事儿也不是她急着就能来的啊,到时候来了自然就来了。

  送走了五叔和五婶,这院子里又空了。

  康太太的孩子也生了,是个大胖小子,如今她是有儿有女,丈夫也有好前程,真是不是一般的让人羡慕。

  洗三礼和满月酒杜榆都去看了的,不过没有见到康家别的人过来。

  最后杜榆才知道,康家这边当官的都在任上,也不好擅离职守,很多只是送了礼物过来,人没有到。

  而且康远行的祖父临终前,让康家的人,如果不是在京城当官,就不要随意的过来京城来。免得给在京城的人带来麻烦。

  只是这孩子满月,都不过来,也说不过去了吧。

  不过这是康家的事儿,杜榆也不好细细的打听。

  在康太太儿子满月的时候,杜榆还碰到一个人,竟然是原来云州知府的太太李太太。

  也就是自己那位杜柳堂姐的原来的主母。

  杜榆倒是没有觉得不好意思的,毕竟嘛,他们家和杜柳家早就分家了,而且呢,双方都不提这个事儿,也没有人谁恶意的去说这个事儿,故意去说,那就是打脸了。

  李太太本人也知道这个道理,她也不是要和人闹别扭,要不然,也不会在来京城之前,就把杜柳给打发出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