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67)

  “是啊,这个鬼天气,也不知道啥时候能下一场雨。”杜有忠也感慨,人对比才觉得自己日子过的还不错。

  “我看难咯,今年也就这个样了,好在也免了下半年的田税,还是皇上好啊。”

  说到这个,大家都一起说皇恩浩dàng,这个时候的皇权果然是至高无上的,皇帝已经被人神话了,这做了一件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儿,就能让老百姓恨不得把他给供起来。

  一路说着闲话,很快十几里的路都走完了,到了镇上,各家都分开去gān事儿去了。

  虽然现在收成不好,可是日子也要过,镇上的人种田的很少,菜也是要买的。

  而杜有忠是则是把自家的jī蛋和野jī蛋送到了一个酒楼里,他在镇上,还是有几分jiāoqíng的,虽然说现在不当布店的帐房了,可是是拿着东西去卖的,酒店里也需要,顺水人qíng,何乐而不为?

  “我说老杜啊,要不是这天gān成这样,我这里就要请你来做帐房了!”四房酒楼的方掌柜笑着跟杜有忠说道。

  这杜有忠还挺有能力的,不过今年估计是时运不济,那店铺被秦家人看上了,秦家不会用外人,杜有忠只有走人的份儿。

  “那感qíng好,以后我可就赖在你这里了。”杜有忠也开玩笑。

  “成啊,求之不得!”方掌柜道,“以后家里有了jī蛋或者野味,都拿在我这里,价格肯定比别的地儿要高。对了,你家里咋样?这米店的粮食,是一天比一天高,再高下去,我们这米饭都要翻倍涨价了。”

  杜有忠问道:“朝廷里没有过来卖公粮?”

  一般遇到这种qíng况,朝廷都会自己卖粮,价格相对比私人粮店里要便宜的多,不然地方上会乱起来的。

  “这你就不懂了,怎么着也得过一段时间,让人捞点钱再说。”方掌柜低声说道。

  杜有忠意会,肯定是有人和上头已经搭好了线,拖着时间呢。

  “咋样?”胡氏问丈夫,杜榆和杜二郎是在外面跟着胡氏等着呢。

  “东西都卖出去了,这倒是不用担心,以后家里有jī蛋,都可以在这里卖。”杜有忠说道。

  杜有忠对胡氏轻轻的摇了摇头,胡氏就知道,这差事的事儿,还没有谱。

  胡氏没有失望,毕竟这个年成,找事qíng不是那么容易的。她主要是怕丈夫自己心里闷,在家里呆着,也着急。

  “没事儿,你在家里,我和孩子们都比以前高兴呢。”胡氏说道。

  “爹,你和二哥都读书吧,爷爷那里书多。”杜榆是见到杜老爷子房里有些书呢,这年头,买一本书也要花很多钱,不像现代,还能复印印刷,书本完全是靠人工抄写,要想一本书没有污渍,那可是很要仔细再仔细了。

  又这个时候的传播信息闭塞的很,这个地方的书也不容易带到另一个地方。

  “呵呵,好啊,回去就多看看书,书呢,看多了,明白事理。”杜有忠说道:“以后爹也教咱们榆儿认字。”

  杜二郎忙道:“爹,我现在就在教妹妹认字呢,妹妹都能认好多字了!是不是啊。”

  “是啊,二哥和大哥都教我呢。”杜榆说道,杜老爷子大概觉得女娃子读书认字没有啥作用,都是要长大嫁人的,所以从来不教孙女,就是他两个女儿,杜榆大大姑和二姑都是大字不识的。

  “好,大郎和二郎都是好哥哥,以后榆儿想认字就找爹,爹会教你的。”杜有忠觉得女孩子多认识点字,以后就是嫁人了,也不会是睁眼瞎,而且书中那么多的道理,他不想自己的女儿跟他两个姊妹一样,一个字也不认识。

  杜有忠在镇上,镇上有的人家的姑娘都是识字的。识字了见识就比没有识字的qiáng一些。

  “有忠!有忠!”杜榆的大姑母也来到镇上来了,这不就遇上了。

  “大姐!你们最近还好吧。”胡氏忙问道。

  “我家的田也就那么一点儿,没有啥影响。”杜兰说的是真的,她家的男人是个砌匠,是给人盖房子的,现在穷人是盖不起了,可是富人要盖一点儿也不耽误,这不,现在自家男人就是在镇上给一户人家盖房子,每天都有工钱,还管一顿饭。

  “咱家里还好吧。”杜兰问道。

  杜有忠答道:“都挺好,田里也种上了,家里有口水井,比别人都qiáng一些。大姐,你要回去,我们先送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