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暗花明又一村_作者:李好(78)

  结果那媳妇子点了点头,对大家说道:“好了,就让你孙女留下来吧,十天过后,你们过来接她。”

  胡氏忙问道:“咋还要留下来呢,我闺女从来没有在外面呆过。”

  “我们把人留下来,也是在这白马寺,这地方是我们长期住的地方,写佛经自然是要离佛主近才成。你们放心,我们家是县城米家,你到县城一打听就是了,若是还不信,可以问问这白马寺的主持,主持是出家人,总不会打诳语。”

  开玩笑,这不留下来,谁知道是不是她本人写的?这钱要是那么好赚,不就成了笑话了?

  何况,这事儿已经找到人了,她还要给老太太那边说说呢,让老太太那边也派个人过来,看看自家小姐是真的请了个穷人家的小丫头来写佛经了。这一切,都要这小丫头在这边呆着。

  可是胡氏却不放心自己的女儿在这里,齐氏也说道:“能不能把我儿媳妇也留下来,她也是不放

  心她一个小丫头,怕给你们惹事儿。”

  那媳妇子想了想,点了点头,留下就留下,他们也不在乎多一个人。

  胡氏立刻道:“多谢您,您放心,就给我一个住的地方就成,吃的我自己会出去买。”

  “对对,”齐氏也反应过来,他们家可不是随便占人便宜的人家。

  那媳妇子哭笑不得,说道:“我们家还不至于穷的管不起一个人的饭菜,就是给你女儿,我们每天都要准备吃的,你和你女儿睡一个屋,也不多占地方,我们有什么不放心的?”

  事qíng就这么谈定,齐氏先拿了二百个定钱回去了,留下胡氏和杜榆在这里。

  杜榆想尽快的把书抄起来,这大户人家的人,接触的时间越短越好,不过,人家也要问他们一些事儿,比如,杜榆怎么会认字之类的,毕竟一个乡下小丫头,能认字是很少见的。

  杜榆也实话实说,他们听说自己的祖父是读书人,也就明白了,估计没有考上功名,所以就一直落魄呗。这样的qíng况也很常见,毕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考上功名的,大部分人还是碌碌无为。

  但是能有远见教孙女读书,这就少的很了。连吃饭都吃不饱了,哪里有那个jīng力?小子都还说的过去。

  ☆、46 杜有忠的打算

  杜榆和胡氏就留了下来,胡氏在这边,也不打算白吃白喝的,每天都把院子扫的是gāngān净净,还把这边的人的衣服也都洗好了,农村的媳妇,这点儿勤快劲还是有的。

  那守门的婆子人家都叫她秦婆子,见胡氏这么勤快,也很喜欢她,没事儿的时候,两人都唠唠家常。

  这边白马寺有给这边厢房准备的伙食,都是素菜,不过也比他们平时吃的要好。

  胡氏也不问这县城米家是gān啥的,因为他们不过是来赚这个钱的,问这么清楚gān啥?那不是多事儿吗?也不攀关系,就本本分分的,秦婆子倒觉得这母女两个挺好的。

  杜榆每天都在抄那经书,一页一页的,还没有装订成册,这也是为了中间要是某一张有了错别字或者污渍,能够不影响整册。

  要是都装订好了,那一个字,这一册就完蛋了。

  杜榆发现写经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首先你还得心里静下来,不能想东想西的,而且她写的不快,因为快不起来,墨迹gān得也慢。

  赚钱不易啊,来的时候,还豪言壮语,想要写十本,现在看来,五本都不错了,算下来,两天一本。

  晚上这边就不让她写了,只能是白天的时间,幸亏这寺里苍天大树多,不然就热死了。

  这中间,杜榆得了几套旧衣赏,料子不是普通的料子,连胡氏也得了两套。

  大户人家穿了几遍的衣服,很多都是不穿了的,送出去赏人是很常见的事儿。

  杜榆在后面写的熟练起来,终于在第九天的时候,把第五本给写完了,完成了任务,她好好的伸了一下懒腰,又洗了个热水澡,准备第二天就回家去呢。她也想家了!

  齐氏这次来的很早,那媳妇子也过来了,昨天都已经检查完了杜榆写的经书,都没有问题,今天也痛快的把帐给结了,一共是二两五钱银子,减去上次给的定金二百文,还需给二两三百文钱。

  真的是货银两讫,杜榆他们就和这边结束了,然后还另外得了一些衣服。

  齐氏很高兴,这样赚钱比那辛辛苦苦的劳作要快多了,但是也知道这种事儿是不可能经常出现的,那得有机缘,幸亏她抓住了,这十天就赚了二两半的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