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,不对啊,齐氏忙问大儿子,“那二管事是不是也是奴才?”就是是不是奴籍?
“能当管事的,必然是秦家的家生奴才。”杜有忠说道。
也就是说,那二管事就是个奴才秧子了?
齐氏忍不住冷笑道:“这刘家也算是豁得出去了,好好的一个闺女,弄进去当奴才,还欢喜的跟天上掉了金元宝一样,我呸,这种玩意儿,以后见着我都觉得脏!以后谁都不准给我提起他们,什么东西!”
“你们给我记住了,以后谁要是想巴巴的当奴才去,就别说是我们杜家的儿孙!我见一个打一个!”至于二儿子,她早就已经对他彻底失望了。
分出去一年了,都没有来过这边,当然,就是来了,齐氏也是不待见的,但是这来不来,是个态度问题。
世上无不是的父母,要齐氏来说,这老二两口子就是大大的不孝,惹急了她,她可以直接去告他们两口子不孝的。
当然,这两口子还不敢惹她,所以她就当他们不存在。
杜榆和杜桃也很久都没有见面了,自从张氏说了那个龌蹉的话,杜榆也被管的很严,齐氏说了,要是被她发现了,她直接就是一巴掌。
杜榆不想挨打,奶奶说打那就是真打。
那个喜欢流鼻涕的杜桃,杜榆也就很少见了。看qíng形,这又要搬到镇上去,估计更是难以见到了。
这个家里平时的大部分的事儿,都是齐氏做主的,她说不让去刘氏娘家,那么就不去。何况刘家那伙儿人,确实是让人烦的。
一个很丢脸的事儿,刘家人都觉得是天大的好事儿。
刘家所在的村子里就有很多人传出了不好听的话,比如刘家人卖女求荣,把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虽然夸张了些,可是备不住刘氏的妹子嫁过去就要当后娘。
有些闲话也都传到杜榆家里来了,所以说,并不是你避开了,这麻烦就不找你上门来了。
杜榆还被人问过这事儿呢。只是杜榆一概答不清楚。反正这村里的人都知道他们和刘氏那边闹翻了。平时都不怎么来往的。大家见从杜榆这里问不到什么话,也就不再烦她。而别人呢,也不敢问齐氏,毕竟齐氏的彪悍是有目共睹的。
谁会那么不识眼色的去问这倒霉催的问题?那就是屎壳螂掉粪堆里,找死!
☆、51 大表哥
瑞雪兆丰年,快到过年的时候,地上都是厚厚的雪。踩在脚底的声音很好听。
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大半年都没有雨水的关系,这老天爷想要补偿,所以到了秋末和冬天的时候,雨水和雪就多了起来。
绿油油的麦子铺上厚厚的一层雪,这样过冬的害虫就要被冻死了,第二天收成就好。
杜榆家里又开始在蒸丸子,做馒头包子,还有炸各种东西,又开始准备年货。
杜榆现在也不光是在做烧火丫头了,有时候还能上灶。
家里就四个女的,老中小,做饭的事儿轮不到家里的男人。
像以前炒菜,齐氏是不允许杜榆cha手的,生怕她làng费了,现在也是放松了要求,只是杜榆不喜欢自家奶奶在自己炒菜的时候,盯着的样子,那样她是倒的油再少,也会被说一顿。
虽然说少油可以防止肥胖,但是家里每个人都没有人胖过。
估计肚子里的油水也没有多少。真是好健康啊。
胡大舅又一次过来了,不过这次还带上了胡鑫,他们在初冬的时候,买了一头骡子,骡子虽然没有繁殖能力,但是力气大,这次这个骡子车上就带来了一桶鱼,新鲜的!
这可真是少见那。杜老爷子看见这个,也有些吃惊,忙问道:“大郎舅舅,这东西从哪里弄来的,不便宜吧。咋能给我们呢?”
齐氏也说道:“是啊,每年你们都送这些东西,我们都过意不去的。”
胡大舅笑道:“这鱼是县里的一户人家跟我有些jiāoqíng,送给我的,也没有花啥钱,给你们尝尝鲜。”
这边有他妹子和外甥,就是为了他们,他也要送啊。
杜老爷子和齐氏都道,有心了,这胡家真是会做人,他们都有些过意不去了。
胡鑫在后面把那一桶鱼给提了下来,送到了厨房里,齐氏又把胡鑫给夸了一顿,觉得这个小伙子读书读的好,然后gān活儿也勤快。以后啊,说不定就是个官老爷呢。
对别人家送孩子读书,齐氏没有什么反感的,何况胡家的条件也不错,人家供得起,不像他们,人口又多,还过的苦哈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