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风流_作者:秋水伊人(122)

  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!

  人在面临危机的时候,潜能总是能得到超常发挥的,孟明远又一次急中生智。

  其实,只要你不想死,你就一定能想到办法活下去。

  “陛下,臣有话说。”

  “讲。”

  孟明远跨出朝班,抱着自己的笏板,一字一字清晰地吐出,清朗的声音在大殿里回dàng。

  “叛军必定已经封锁京城与外界相连的各个路口,我们如果要派兵求援想必十分艰难。可,谁规定一定要派人出去求援呢?”

  新帝缓缓在龙椅上坐下,“继续说。”

  “京城外八水绕城,水是流动的,投竹简于水中,它自会随波逐流,叛军纵然能捞得一块,两块,百块,可万简齐投,总是会有漏网之鱼的,只要有漏网的,消息就会传出去。咱们京师可供投水的竹简大抵还是足够让城外的叛军为难一阵子的。”

  “而且吧,如今天气日渐寒冷,这个时节下水捞东西,说句不好听的,有命下去还不知道有没有命上来,再是身体qiáng健的,一旦伤风感冒的话就难说了,而人群聚集之地风寒之症传染最是迅速,没了战斗力的军队,其实那就是纸糊的老虎,一戳就破。”

  孟明远觉得自己果断是黑化了,这么损的话他怎么就能说得出来?他以前明明不是这样的人,这个官场都把他bī到什么份儿上了啊。

  这糟心的相位啊……

  这凶残的丞相啊!

  “臣这就让人去准备投水的竹简。”工部陈尚书qíng绪很高,他一想到那些叛军跳进河里捞竹简的qíng形怎么想它就怎么欢乐啊。那时要搁城墙上看一看,绝对很有成就感。

  “准卿所奏。”

  陈尚书提前散班回衙门办差了。

  “以现在京城的储备粮食,守上三五个月还是能行的,臣觉得消息散布出去应该也不至于就让咱们守上那么久,只要各地勤王之师一到,京城之围自然立时可解。”

  听丞相这么说,卢尚书暗暗点头,丞相果然对国库粮仓是门儿清啊。

  新帝现在已经完全平静了下来,越细想丞相的话吧,心里就越安宁。从以前开始,孟明远这人就惯是会看菜下碟的,一般时候他总是弄选择题让上位者选,紧关要节的时候他自己直接把答案给你。

  是个会为人臣的!

  你需要他是什么样的,他一般都会照做,偶尔会有逆反,但是只要不太出格,也没谁真跟他计较,不得不说在分寸的拿捏上,孟明远一直是十分清醒的。

  这样的一个能臣,也就难怪老相国临终之前上的最后一道折子就是荐他为相。

  有雄才大略,又知qíng识趣,守分寸,这样的臣子用起来确实是得心应手。

  “丞相暂时就仍在偏殿办公吧,朕寻你也便宜。”

  “诺。”哥回家连个囫囵整觉都没睡成,这就又回来为国鞠躬尽瘁了,哥拿那点儿俸禄银子真心是理直气壮啊。

  ☆、51公子风流

  紧急应对的法子有了,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这次叛乱的事。

  尼玛!

  十几万的军队啊,它能无声无息地就开到了京城外十几里还没个风chuī糙动?

  俗话说得好,家贼难防!

  要说现在的新帝以前的太子什么都好,唯一不给力的就是他老妈,也就是现在的太后。太后娘娘虽然生了两个儿子,但长子幼年便夭折了,膝下只太子一个独苗苗,虽然还有两个公主,但是这个年代拼的那就是儿子啊,闺女生成武则天你还有戏,可时代的土壤不成熟不是?

  先帝爷的锦妃,如今的锦太妃,当年宠冠后宫,而且人家能生,一气儿就生了仨儿,而且还都长大成人了,而且里面还有比新帝大两岁的。

  这就跟当年康师傅的大阿哥一样,老子不服气,凭毛老子是大哥龙位轮不到哥坐?这种思想年深日久时间长了,那铁定是得出问题啊。

  光有锦太妃事儿还成不了,毕竟太妃娘娘在后宫能施展的拳脚现在也有限,先帝究竟是仙去了,不会再跳出来帮她粉饰太平什么的。

  问题的关键来了,兵部尚书是锦太妃的哥哥,也就那仨儿皇子的舅舅。

  兵部是啥地方?

  那就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啊,全国的军队都归它管,兵部尚书要跟人勾结,卖个国什么的那真跟玩似的。

  其实吧,孟明远觉得主要还是南王爷他们哥仨儿太能装,平时装得跟美羊羊似的,冷不丁一个变身就华丽转型,这搁谁都防不胜防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