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风流_作者:秋水伊人(38)

  “那小的去跟chūn芽说一下。”

  “嗯。”孟明远有些心不在焉的应了一下。

  孟安急急出去办事,也不敢惊扰主子思考。

  晚膳是chūn芽做的几样家常菜,荤素搭配倒也算丰富,一壶jú花清酒,口味也淡,倒合适孟明远和古澄两人叙话。

  “先生是管账的行家里手,我有话便也直说。”酒过三巡,孟明远便开始正题。

  “东翁请讲。”

  “府中的账簿你可看过了?”

  “孟管家送过去的在下已经看过了。”

  “按现时地价,我若将宅外周边这些空地都买下,银钱可还够?”

  古澄略一思索,便道:“够的,但不知东翁可还有其他打算?”

  “事qíng倒也不急,就是想着若银钱有富裕的话,便先起两座小院给两位先生住,外院的东西厢房到底是给外客住的,自家人还是有个正经居所为是。”

  “东翁费心了,”古澄不得不起身做了一揖,这才重新坐下,“只是这样一来,府中银钱便有些吃紧。”

  “事qíng不急,而且一切事qíng底定也需时日,咱们一点点慢慢来就是,银钱上咱们也是有活钱进账的,应该是足够支应的了。”

  “东翁所言甚是。”

  孟明远喝了杯酒,笑道:“这府中千头万绪的,开始时肯定会有些拮据,但这些钱早晚总是要花的,不能一次投入,咱们便分期慢建也好。”

  古澄跟着笑饮了一杯。

  明月之下,主雇二人在院中小荷塘畔把酒对饮气氛倒是一派和谐。

  ☆、第 15 章

  年纪小有时候真是件让人无奈蛋疼的事!

  孟明远到衙门上班后才陡然发现,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属,甚至衙门里的衙役仆从都算上,他都在幼齿里排着。

  最年轻的一个下属都比他大一轮,实在是让他分外不适。

  其实,他不知道,旁人也很不适应。

  十四岁的同僚,今科的探花,比今科状元小了足足十三岁,让他们这些号称饱读诗书的人心下暗自有些自惭形秽。

  有意无意的,孟明远就被人疏离了。

  他倒也不在意,只是老老实实的做上面指派给自己的工作,最让他喜欢的便是翰林院的藏书很丰富,他时常去借阅。

  慢慢的他对这个朝代的律法条文等东西便有了明确而更深层的理解,这也给了他足够的底气。

  了解一个时代的框框架架是十分有必要的,这决定了他以后能做什么,不能做什么,趋利避害才是生存的基本法则。

  随着时间过去,翰林院的人对这位年轻而寡言的探花郎渐渐也不再那么疏离,他虽然不太跟人亲近,但待人接物都尚称谦恭,对待本职工作也善尽职守,不曾有丝毫怠惰。

  不谄上,不媚下,规规矩矩行事,清清正正为人,这样的人也许不会有大富贵,但也不会有大差错,结jiāo虽不见得一定有好处,但却没什么坏处。

  自从上班之后孟明远每天过得愈加充实,每次轮到他值夜班的时候,他就会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藉抄录,慢慢抄完之后再拿回家。当然,他抄录的都是允许带出的。

  这个时代的印刷术还不发达,更不普及,主要用于印刷一些佛像经文和huáng历,书藉之类的传承还是主要靠人手工抄录。

  上下班的时候,孟明远都是以马代步,一来路远,二来他也不爱马车,除非是下雨的时候。

  下班回家,在角门下马,将马缰扔给跟着的庶仆,他便头也不回的进门去了,庶仆自会将马牵回马厩好生照看。

  “少爷,老爷那边派人来传话,让少爷明日休沐时回府里一趟。”

  孟明远脚下顿了一下,回头看了孟安一眼,“有说是什么事吗?”

  “那倒没有,”孟安摇头,然后奉上别的消息,“不过,小的听来传话的人说大少爷的亲事定了,是个七品官的庶女。”

  孟明远有点搞不明白了,渣爹这个时候叫他回去是什么意思?让他出份子钱?这不太可能,他肯定知道他手里拮据的。帮忙?也不会,他连亲都没定呢,能帮得上什么忙啊。

  算了,不想了,反正明天回去就知道了。

  他回到内院正屋的时候,chūn芽已经让人把热水抬进了净房,看他进来便领着两个小丫头退了出去,把空间留给他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