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宫策_作者:李好(125)

  然后吏部尚书和他谈心,“正道兄,如今你也是外戚了,郡公的爵位是妥妥当当的。这差事嘛,就不急啊,不急啊。”

  武正道回去后,就觉得不对劲了,那话里的意思是?

  不急,不急,意思就是说,没有自己的差事,还提到了郡公的爵位,然后说到了外戚。

  这不就是说明了,他的差事就没有吗?好好的当自己的外戚和郡公就好了,别的就不要想了!

  这怎么能行?一个没有实权的郡公,听着是好听,可是不顶用啊。

  有个实缺的差事,加上自己外戚的身份,那么还不是如鱼得水?

  武正道这一下子就很不好受了,难道皇上是想要把这些外戚都给闲置了?

  可是赵皇后的父亲,还有王家的人,都在高位,自己怎么就没有差事了呢?

  就算不为别的,也得为三皇子着想啊,要是没有一个qiáng有力的外家,以后怎么能好?

  难道皇上压根就没有立三皇子为太子的打算,所以就没有想着给自己实缺?

  意识到这个的时候,武正道还是很失落。

  以前大女儿没有生皇子,他只盼着大女儿在宫里受宠,受宠后又盼着她生皇子,生皇子了,自然是盼望着能被立为太子。

  一旦没有实现了,这心里的失落就可想而知,而且这些话,他还真不能跟别人说,吏部尚书,也没有明着说,不给他差事。这一切都是他的猜想。

  他也是十年寒窗苦,才考上进士的,就这么的断了仕途,武正道很不甘心。

  还想着能不能找什么门路。反正他现在的身份,也是很拿得出手了。

  只是别人都答应着,帮他看看,可是最后都无疾而终。

  弄得武正道很是郁闷,眼看着如今妻子也能进宫去了就跟云氏说了自己的差事,让她跟惠妃说一说,不为别的,也得为三皇子着想是不是?

  有个有实权的外祖,以后的路才会越来越宽不是。

  李伽罗是在三皇子满月后接受了册封惠妃的金册的。从此以后,她就是一宫之主,住在长chūn殿的主殿了。

  因为有三皇子,加上宫里的嫔妃也不算多,所以长chūn宫目前就她一个人住。

  做完月子,皇上就驾临了长chūn宫,两人颇有些小别胜新婚的感觉。

  皇上还开玩笑说,如果她生的孩子足够多,长chūn宫这边就不会安排人住进来了。

  李伽罗听了,说道:“皇上,臣妾这宫里安排人是皇后的事qíng,皇上可不许cha手。”

  皇上笑道:“难道你就真的不想自己住一个宫室?”

  “当然想了!”李伽罗毫不犹豫的说道:“但是要是以后宫里的姐妹们多了,住不下了,臣妾还是单独住一个宫室,那岂不是让人给说死了?臣妾可不想被人嫉恨。”

  “你以为朕是风流种子那,怎么可能人都住不下了?放心,没有那么一天的。”

  爱妃吃吃醋,皇上也觉得心里得意。

  不过,在皇上的心目中,还是延绵子嗣最为重要。

  惠妃能生出健康的皇子,说明她本身就身体健康,而且能护住自己的孩子。

  对孩子也有颗慈母的心肠,另外,她的娘家本身是寒门出身,她父亲也没有什么大的本事,这一点儿让他很放心。即使以后会惹出乱子来,但是也不会太大。

  武正道此人对本事没有他高的人,会狠心,可是对比他高一等的人,他绝对是不敢高声说话的。

  这样的外戚才让人放心。他不介意让惠妃多生几个孩子。

  大皇子是宫女所生,从一出生就一直病着,靠药材才能养活,他一个一国之君,见到这样的儿子,也实在是无法喜欢起来。

  而盼望着出生的二皇子,也因为静妃的自作聪明,成了现在这样,皇上对二皇子是有些怜悯,可是慈父心肠只能有一点点。

  所以健康的三皇子,才让他感受了父亲对儿子的期盼。

  有了一个这样的皇子,就想再多几个。对能生出三皇子的惠妃,皇上绝对是满意的。

  至于张贵人的肚子,反而没有多大的期盼。

  不过,在李伽罗做完月子,又过了几天之后,张贵人也发作了。

  皇上不过听人禀报,然后说了一声‘知道了’,人没有过去。

  一个小小的贵人生产,还请不动皇上亲临。

  这个消息被静妃知道了,静妃的心里平衡了些,好歹她生产的时候,皇上还亲自过去了,比这个张贵人不qiáng多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