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宫策_作者:李好(251)

  “他们那个地方离京城要有好几千里,估计是不方便,娘娘放心,要是那边送信回来了,臣妾一定会过来跟娘娘说的,娘娘不要为了这个事儿烦恼,估计是天气冷了,信使也不好走,明年开chūn了,应该就能送到了。”

  就云氏自己说,她巴不得,二房从来就不来一封信,这样大家才快活呢。

  只是娘娘问了,她又不能不说。

  虽然现在自己的丈夫成了那个样子,但是他们家,也没有人敢上门欺负,因为宫里的贵妃娘娘和两位皇子,这是他们最大的靠山。

  云氏想着自己的娘家不久就要回京来,心里不由的一阵激动。

  已经五六年没有见着父母了,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。

  四皇子的满月酒一过,过不了几天也就进入了腊月。

  不说外面各府忙着准备年货,或者给姻亲们准备年礼,或者盘点家产铺面,就是宫里面,也开始按照爵位,给各家赏赐银钱或贡品。

  这是常理。不过这都有礼部的人去准备,皇上如果只做这些事儿,还真是不用处理政务了,不过有些敏感人物,今年的赏赐和去年的是否一样,这个可要礼部的官员请示皇上的。

  至于后宫里,赵皇后要给皇室宗亲们准备东西,按照太妃王妃,公主,郡主县主等等一一赏赐下去。

  今年作为四妃之一的李伽罗也要给这些宗亲们赏赐东西。

  她和德妃都是同一年成为四妃的,一点儿经验也没有,所以就商量着送什么东西。

  宫里还有些老太妃,这些人也不能少了东西,包括在外面给先帝爷祈福的,这些更不能忘了。

  李伽罗和德妃一起去赵皇后的慈宁宫,请她给拿个主意,免得到时候赏赐的东西太多或者太少,都是不好。

  赵皇后笑着说道:“也不是多大的事儿,你们按照本宫的东西减一半就成了,多少是个心意。宫里也有六局,可以请她们帮着打点。”

  宫里的这些女官也不是摆设,平时主要是帮着皇后处理这些琐事儿,当然还有监督宫里各处。

  在过年的时候,更是要忙碌起来,包括内监处,也是忙个不停,内监在大楚是没有掺合朝政的权利的,因为大楚吸取了前朝宦官乱政的教训,所以内监主要是为后宫和皇上做事儿。也就是生活上的事儿。

  李伽罗和德妃都对赵皇后表示了感谢,赵皇后笑着说道:“你们各自的娘家,可以多赏一些,或者娘家有要定亲的姑娘或小子,可以另外单行赏东西。”

  这也是给娘家人的体面。

  德妃的娘家人多,也有几个侄子和侄女儿都到了婚嫁的年纪,所以听赵皇后这么说,就很高兴。

  想着回去了,找些什么好东西,赏过去,这宫里大部分东西,都有登记的,就是出去了,也会记录一笔,现在有赵皇后这一句话,赏些贵重的东西,就没有问题了。

  而李伽罗却没有这么多的顾虑,她娘家人口少,武大老爷还在chuáng上瘫着呢,一个出嫁的武婉婷,还有个庶出的武婉晴,剩下两个姨娘生的庶女,她一眼也没有见过,不过是赏些金豆子,和金花生之类的,也就打发了。

  李伽罗不缺这打赏别人的东西,她的长chūn宫的私库的东西,这几年,皇上和皇后陆陆续续的赏赐,已经很多了,而且每次内务府有贡品过来,她这边就是头一份。

  首饰等等就更不用说了,每个月的份位都多的戴不完。

  云氏收到宫里贵妃娘娘的赏赐后,紧接着云家的人就到了,一行人,十来两的车。

  云氏见到自己的娘,也热泪盈眶。

  云氏的嫂子云大太太等人,忙劝了半天,这母女二人才是好了些,大家叙了旧,云氏早就安排了客房,让自己娘家人住着。

  吃了接风宴,娘们自有话要说,云大太太和自己这个小姑子的感qíng自来就是淡淡的,所以也没有跟着一起,反而是离开了,就剩下云氏和云老太太。

  云老太太看着自己的女儿,就忍不住想哭。

  “女婿成了这样,你也没有个儿子,以后可怎么办那?”

  自己的女儿,只生了一个闺女,如今都嫁出去了,现在这家里,就只有三个庶女,难道以后真的当成绝户了?

  云氏道:“现在的日子,过的比以前不知道好多少了,女儿反而觉得很好。”云氏道。

  这京城里,也没有人找他们武家的不自在了,她就是出门赴宴,也没有人敢轻视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