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皇后把那包着手绢的一大块布给扔在了静妃的脚边,据高嬷嬷说,静妃为了让高嬷嬷好好的照顾二皇子,所以把自己省下的一块好料子送给了高嬷嬷,那布不是这个时候穿的料子,所以高嬷嬷肯定要收起来,那手绢,就卷在这块儿布里面。
现在那块手绢就露了出来,静妃就知道皇后什么都知道了。
她觉得眼前都是灰的,为什么会这样?
她只是想接着养育自己的孩子,只不过是用了一点儿手段,可是为什么最后结果是这样?她感觉她的前面就是深渊!
作者有话要说:静妃的悲剧在于,她做了坏事,都被人发现了!
皇上知道她的底细啊。
☆、第123章 治病
上次因为太后之故,所以只把静妃给幽闭了起来,没有降了她的份位。
但是这次,因为她的缘故,有三个皇子都已经危在旦夕。
所以这次不管太后再说什么,皇上都不准备饶了静妃了。
皇上对赵皇后说道:“先把人看起来。等几个小的病好了再处理!太后那边,你派人去说一下。”
赵皇后道:“还是臣妾亲自去说吧。”赵皇后知道皇上是不耐烦跟太后再解释了,但是如果真的随便派个人去,对太后也不恭敬,她自己去,也算是能说的清了。
“有劳皇后了!”皇上确实是不想跟太后说这静妃什么,母子之间已经有了隔阂。
赵皇后把事qíng安排好,就带着人去了慈宁宫。
等赵皇后把事qíng跟王太后一讲,王太后不敢置信,“静妃竟然如此?”
赵皇后没有接着说话。宫嬷嬷忙安慰着说道:“太后娘娘也是一片慈母心,当初为静妃说话,也是不想让二皇子小小年纪,就没有了母亲,谁知道静妃不思悔改,竟然还会做出如此下作的事qíng!”
意思就是不怪太后娘娘,是太后娘娘自己也是母亲,所以心肠软,谁知道静妃竟然一点儿也体会不到太后娘娘的一片苦心,竟然还做出这等事qíng。
“哀家的几个孙子,要是出了什么事儿,哀家就是在九泉之下也不好见萧家的列祖列宗!”王太后泪水流了下来,“都是哀家的错!”
赵皇后忙劝道:“母后,此事哪里能怪您?静妃是屡教不改,所有的错都是她一个人的错。”
她总不能说,正是因为太后上次的包庇,所以才有今天这样的祸事吧。
发生了这个事儿,赵皇后心里也焦急的很,三个皇子,本来只有五个皇子,一下子要折了一大半,而且还有赵皇后看中的皇子,这让赵皇后觉得自己都痛心的很。
她只能这么gān巴巴安慰王太后,其他的就不能说什么了。
说实话,她心里也怪王太后,本来静妃都做错了事儿,可是你非要把人给保下来,现在好了,出事儿了。
虽然宫里大部分人不知道当初是你保下了静妃,可是他们几个都知道啊。
赵皇后事qíng很多,解释完了,就离开慈宁宫了。
王太后脸上的眼泪也没有了,不过脸色却很沉。
“皇帝这是怪上哀家了啊。”王太后说道,人都没有过来,可见是很怪自己了。
宫嬷嬷说道:“皇上忧心三位皇子,心里难受,怕过来,让太后娘娘也难受,所以才没有过来的。”
“哼,这些都不是理由,他要怪就怪吧,哀家是他的母亲,哪里能真正和自己的儿子生气?只是这静妃,没想到会做出这种事儿。”
不过也好,能把长chūn宫那边牵连上,也不错。
就不信每次这武氏都那么好命。
当母亲的,在失去孩子之后,要么是痛心疾首,一蹶不振,要么就会更疯狂的反扑。
所以这静妃肯定是活不成了。
王太后对静妃一点儿也没有怜悯之心,就是被皇上责怪,能除去长chūn宫的两个皇子,也是很不错了!
如果二三四三个皇子都在这次的事儿上没有了xing命,那么大皇子不过是个宫女之子,还一身的病,就算以后皇上还有有新的皇子,也是排在五皇子后面。
五皇子能被立为太子的机会,就比别的皇子更大了。
有时候,牺牲一点自己小小的利益,就能获得更大的利益,这样的买卖绝对划算。
所以王太后面上觉得自己留着静妃,是后悔了,可是却觉得当初把静妃留着,真是太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