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宫策_作者:李好(442)

  琥珀说道:“如果说是别人,还是和王太后没有血缘关系,可是这王贤妃是王太后的亲侄儿,她没有儿女,王贤妃是她最亲近的亲人了,她竟然也下的去狠手。“

  这王太后简直不是人,还有什么事儿,是她不敢gān的呢?

  “如 果亲近的人挡了她的道儿,她照样会给除掉的,如果王贤妃不死,这宫里就有个王家的姑娘,太后就再是太后,如果再往宫里送王家的姑娘,就会被人说道了,她不 想被人说道,所以就只能是让王贤妃过世了,王贤妃一过世,太后思念自己娘家的人,想要一个娘家的侄女儿在宫里陪着她,这不是水到渠成?”

  这样一想,如果王太后真的一开始培养的人是王明雅,那么最先进宫的王娴雅,岂不是就只是个马前卒,早晚就要被牺牲掉?

  肯定是这样,那匣子药只有那么些,王太后这样的人,绝对是留给有本事的人的,王明雅和王娴雅一看就知道,绝对是王明雅更有本事,更聪明一些,王太后只会选择聪明的王明雅,生个健康的皇子,那样才是对她们王家更有利的。

  所以,当初,王娴雅生不出孩子,太后也不怪罪,王娴雅想要抱养大皇子,王太后也是冷眼旁观,因为这一切的一切,都不过是在王太后的算计中。有了一个跋扈的王娴雅,聪明懂事的王明雅的优点就更突出了。

  一个男人,面对着王娴雅和王明雅,会更喜欢谁?这绝对很容易选。

  琥珀想了想,说道:“主子,如果这样说,那王家内部也不太平了,不然一个好好的姑娘,怎么就不能生孩子了呢?不是被人下药了是什么?”

  “王明雅是承恩公的女儿,而王娴雅是承恩公二弟的女儿,王娴雅死后,在王明雅进宫前,就说王家的二太太得了病,被移到庄子上去了,我猜,王二太太定然是做了什么大事儿,所以才‘被病’的,最后王二太太最终是病逝了。”

  “那王明雅不能生,是那个王二太太弄的?”这可真是狗咬狗,一嘴毛了,这王家自己人斗得不亦乐乎的,不过他们这样一斗也好,王明雅就不能生了,还做出了这么大的事儿,王家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。

  ☆、第155章摊牌

  “这个很有可能,我是见过以前那个王二太太的,她如果知道自己的女儿之所以会死,就是为了给王明雅让路,且她就只有王贤妃这一个女儿,绝对会有所作为的。”

  这是不是所谓的报应,大家都不知道,不过王家人自己算计自己,也省的让别人再动手了。

  欧阳首辅要致仕了,不过在致仕之前,他上了折子,请求皇上立太子。

  毕竟几个皇子都已经长住了,所谓国有储君,社稷才稳。

  这个折子一出来,全朝哗然,因为还没有人敢提立太子的事儿,毕竟皇上还正值盛年呢,以后还能有别的皇子生出来,现在就立了太子,是不是对以后的皇子不公平?

  尤其是皇后娘娘没有生嫡子的qíng况下,别的嫔妃生的皇子,可都是有机会成为太子的。

  立嫡立贤立长,嫡出的没有,贤?现在皇子们都没有办差事,还在读书,谁知道谁贤谁不贤?

  那么所谓的立长?只有大皇子的岁数上了十岁了,是应该立大皇子吗?

  可是大皇子的身体,绝对不适合当国君。

  于是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,毕竟立谁为太子,可是关系到自己以后的前途,更严重的是身家xing命。

  有提立三皇子为太子的,因为除了大皇子,三皇子的年岁最大,且母妃是皇贵妃,子凭母贵,也该是三皇子。

  但是也有提立五皇子的,五皇子的生母是林庄妃,林庄妃还有皇室血统,更不用说,养母是王家的人,王家可是太后的娘家,凭着这个,五皇子也够资格。

  皇上听了这些话,但是没有生气,不过只说了一句,立太子还为时过早,且等几年再说。

  但是有朝臣们却觉得早点立了太子,然后万一发生个什么事儿,也没有后顾之忧,这里的后顾之忧,大家都明白,不就是说,皇上万一不小心有个什么事儿呢?

  毕竟,人吃五谷杂粮,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,如果不未雨绸缪,等真到了那个时候,可就是动乱了。

  早早的立了太子,大家也好安心,不然总觉得没有储君,以后会动乱一样。

  既然是给朝廷服务的,自然要为朝廷的未来着想。早早立太子,大家都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