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过了一个时辰,她们这边终于来人了,长宁郡主又被蒙上了眼睛,直接送上了轿子上,到了宫门口的时候,长宁眼睛上的布,被松开,她这才被送到了家里。
威远侯夫人杨夫人见到长宁郡主平平安安的回来了,这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。
“老天保佑,长宁,宫里没有出什么事儿吧。”杨夫人问道。
“母亲,宫里是出了点乱子,不过现在已经平息了,最近几天,大家都不要随便出去,估计外面大街上,这几天都有动静。咱们还是紧闭门户才是。”
“我晓得!你爹也出去了,看来,这真是出大事儿了!”杨夫人也是世家夫人,对事qíng也有一定的看法。直觉还是很准的。
所以杨家这几天一直是紧闭门户,等威远侯父子两人都从外面回来后,这婆媳两个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儿。
“我的老天!太后这是疯了吗?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儿呢?”杨夫人说的是王太后用王家的子孙代替皇子的事qíng,要说她先前把皇上当成自己的亲儿子,那也是因为皇上确实是先帝爷的孩子,怎么着,也是萧家的子孙。可是这一次,她竟然敢混淆皇家的血脉,简直是不可饶恕!
“这么说,王家是不成了!”杨夫人说道,做出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,王家根本就是欺君之罪,而且还yīn谋造反,罪上加罪!
作者有话要说:娘娘进宫当然不只是为了报恩的,还为了报仇。
☆、第157章 面对面
王家这几十年,可谓是风光无限,即使太后的娘家,又是皇上的外家。整个大楚的第一世家。
谁能嫁到王家去,那就是荣幸,谁能娶到王家的姑娘,那前程肯定是跑不了。
如今这些人家不知道心里该是如何想法吧。
而这个时候,皇贵妃的爹竟然过世了。杨家得了消息后,也赶紧派人去送了丧仪,紧接着第二天,杨夫人和长宁郡主就去了武府,帮着武大太太云氏招呼堂客们了。
长宁郡主的夫君杨奋,这次在叛乱过程中,立了大功,还斩首了承恩公,救出了朝臣们,所以围着杨夫人婆媳的人就多了起来,不过云氏这边,人也不少,因为云氏这明面上,可就快要是太子的外祖母了。
虽然有人也扒出了云氏年轻时候,抢了人家丈夫的事儿,可是事qíng过去这么多年了,云氏到底还是皇贵妃名义上的母亲,听说进宫的次数也不算少,那么大家也明面上对着云氏示好,等皇贵妃看不惯云氏的时候,大家再选择怎么对待云氏好了。
武大老爷的丧礼,因为皇贵妃说,不用大办,所以只是让礼部的人,按照郡公的丧礼的规格办了,只是大家都知道风向,所以路上的祭棚多的不得了,白花花的一条街都没有弄完。
武大老爷的棺木,是要送到老家去安葬的。
而远在外地的武二老爷一家子,也直到最后一天快要送武大老爷回乡的时候,才赶回来。
武二老爷一家子一回来,立刻就哭起来,哭了自己大哥怎么这么命苦,连个送灵的人都没有。
这意思很明白,就是想在这个时候,把大房的子嗣给过继过来,这些年,他们在那荒蛮的没有人烟的地方,过的日子,那叫一个苦,看看这几个人,年龄明显的比实际年龄要大了好几岁。
连跟着去的武老太太都老态龙钟了。
但是,即使是这样,他们想回来,如果没有上面的公文,都不能退回来,那边地方偏,人口是少,但是也有卫所守着,真要回去,得卫所的人批示了,才能回去,不然就进不到别的地方去,可以说,这几年,那真正是过的是很孤独寂寞的日子,武老太太都后悔当初要跟着自己二儿子这边了,如果她还在京城,可就是头一份了,什么都不会缺。
看看,现在自己的大孙女就是皇贵妃了,快到京城的时候,也听说,皇上要立三皇子为太子,原来那个太后也被自己的孙女给斗垮了。这武家以后岂不是京城第一家了,比那王家说不定都要好啊。
所以武老太太这次回来,就下定决心,不再出去了,非要在京城里呆着。
而武二老爷一家子也是这样打算的,大侄女儿越来越有出息,可以说是后宫第一人,那么他们留在京城,绝对是能得到更大的好处的。
况且,这大房这么多的钱财,没有必要白白便宜了外人吧。
云氏也哭着说道:“二弟赶回来,不说亲自送老爷回乡就提这过继的事儿,就是要过继,也得等老爷入土为安了才是,哪里能现在就说?二弟是老爷的亲弟弟,这送老爷去老家的事儿,就劳烦二弟和几个侄儿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