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能记入史书的,除了皇上,皇后和太后都能记住一笔。
王卓君自认为比别人都不差,为什么要做一个平庸的内宅夫人,然后就这样过一辈子?
而且,如果以后能生个皇帝,那么她永远的会被史官记在史册上的。这才是她要过的生活。
虽然皇宫生活很是凶险,可是王卓君自己觉得,她肯定是如鱼得水的。
王太师再次可惜自己这个女儿为什么不是儿子。要不然,他们王家肯定是能更进一步的。
王卓君觉得吴王过于轻浮了,不稳重。虽然有个母妃是在宫中,还比较受宠,可是这皇位对这位吴王,肯定是遥远的。
“那么晋王呢?”王太师道,“晋王你觉得如何?”
王卓君道:“父亲,晋王和吴王,都是您的学生,和吴王比起来,晋王当然要好一些。且他的生母已经过世,外家不显,如果他想登上那个皇位,只能是依靠自己的妻族了。与其和吴王这样的,还要与外家一起分享这荣耀,不如选晋王为好。”
晋王这个人,王卓君有时候也看不明白,不过,她认为只要自己能入住后宫,绝对能把控住后宫的。
另外,王卓君到底是个未出阁的少女,晋王长得是一表人才,而且正是王卓君喜欢的类型,加上又能实现她的梦乡,所以王卓君,就看好了晋王。
王太师道:“卓君,你真的想好了?要知道,晋王府上,也有好几个姬妾。如果你嫁入寻常人家,这样的事儿,自然不会让你受委屈。”
王卓君道:“父亲,寻常人家,不过是先头没有侍妾,但是也有通房,等正妻年老色衰,只一味的宠爱年轻的女人,正妻任劳任怨,还被人轻视,与其这样,同样是受委屈,我嫁入皇家还能得名,这样算起来,还是嫁入皇家划得来一些。”
同样是要面对丈夫的许多女人,她为什么不找一个最好的,也只有最好的才配得上她这个人。
王太师见自己的女儿主意已定,就不再说什么了。
王太师去见皇帝的时候,皇帝和他谈了一些儿女之事。
没有过多久,王太师的女儿就被赐婚给了晋王,成为了晋王妃。
王卓君这个晋王妃当的很不错,把晋王府上上下下管的严严实实的,连晋王都觉得满意。
又因为有王太师的支持,晋王离太子之位是越远越近了。
唯一美中不足的是,王卓君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,而晋王这边,倒是也尊重她这个嫡妻,没有让庶长子出生。
但是总不能一直等着,王卓君也很着急,宫里的太医也请了,只说是王卓君天生的体寒,导致了宫寒,生孩子不容易,只能是好好的调养。
王卓君听了这消息,要说不着急,那是不可能的,她肯定不想自己这么忙活一场,竟然是无用功。
一个不能生孩子的正妻,尤其是还想当皇后的,最后难道让别的女人当太后?这是绝对不可能的。
好在晋王并没有怪罪王卓君,反而让她不要着急。
就这样,一直等到晋王当上了太子,王卓君还是没有动静,宫里的皇上不乐意了,又赏了太子好几个人,意思是要让太子赶紧开枝散叶,一个没有子嗣的太子,是很不安稳的。
王卓君对太子说道:“殿下当以为大局着想,是妾身没有福气。”
王卓君是同意让别的女人生孩子了,如果太子还是一直没有孩子,那么会被人怀疑,是不是太子没有生育能力,这样对太子是很不利的。尤其是太子这么多女人,都没有动静,那些别的王爷还不虎视眈眈的?
所以让别的女人先生,已经很有必要了,况且,王卓君自己有把握,就算是别的女人生了,她有了自己的孩子,也绝对不会让别的人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的。
太子更是觉得王卓君深明大义,在皇上驾崩前,太子府上已经很有几个孩子了。
这也让皇上能放心的把皇位传给太子。
皇上驾崩,太子登基是名正言顺,太子成了皇上,自然太子妃就成了皇后,王卓君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后宝座,成了后宫之主。
当然,除了这让人忧心的子嗣问题以外,其他的都是挺好的。
王卓君的母亲也来到了后宫,对自己女儿的子嗣问题表示了担心,然后试探着问,是不是让族里的姑娘们帮着分担分担?反正生下孩子后,也是记在皇后的名下,照样是王家的外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