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上恕罪_作者:程十七(232)

  他复又提高了声音:“丁老爷子好生养病,朕先行回宫了。”

  秦珣命人摆驾离去,而丁赞一,许久之后才回过神来。皇帝说,他的曾外孙能看到。他只有两个儿子,两个儿子里又只有长子膝下有两个女儿,且长女早夭,次女丁如玉嫁给了前太子,出事时,正怀着身孕。

  皇帝的意思,莫非是说,阿玉还活着?

  丁赞一又惊又喜,他拽了儿子的手:“阿,阿……”,但最终,他只叹了口气:“莫跟那位作对。”他指了指天,又道:“我死之后,你运我的尸骨回乡,就不要再进京了……”

  皇帝不坏,但他们一家身份着实尴尬。

  丁玉阶含泪点头应下。

  弘启十七年的十月,丁赞一在京城去世。他去世之前,将自己后半辈子的心血《玉山集》呈献给了新帝。作为坚定不移的太子党,他临终投诚,教秦珣的一些反对者意外而无力。

  朝堂渐渐安稳,民间偶尔有胆大的,议论新帝的皇位来路不正,甚至有人含沙she影,说秦珣弑父杀兄,yīn谋上位。

  这些说法,秦珩竟然也听到了。对此,她是不信的。

  她自八月起开始学着写话本子。她的第一个话本子,是她自己最熟悉的,宫廷故事。背景虚构,主人公从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到一代明君。她以秦氏的一位先祖为原型,添了些玄幻色彩。中间穿cha着破案、爱qíng、争权、yīn谋……

  因为是熟悉的事qíng,她写起来格外得心应手,到九月初,已经写了数万字。

  后来父皇驾崩,宫中出了不少事,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,心里烦乱,将此事搁了下来。

  还是九月中,高光宗又提起此事,问她写的怎么样了。她才又拿起笔,将这个故事写完。

  修修改改,待真正写完已是十月中旬。秦珩查看再三,确定无差错,才拿给高光宗看,并托他帮忙刊印。

  高光宗接过手稿,愣了愣:“你自己写的?”

  秦珩点头:“当然。”

  “我先看看,要是不行,就不用去书局了,省得麻烦。”高光宗轻哼一声。

  “嗯,那高大哥先看看有什么不妥。”秦珩也有点紧张。她以前看话本子,除了少年时期跟着皇兄看的太祖故事,后来在太平县看到的,都是小姐书生后花园之类的。她写这样的,也不知书局肯不肯收。

  本朝除了官府编书的书局,亦有一些民间书商所开的书局。秦珩自然不敢求官府刊印,她只想着哪个书商愿不愿意刊印她的话本子。

  高光宗拿了手稿细细翻阅,他初时以为乡下来的小娘子,写的多半是qíng爱故事,怀chūn少女写的玩意儿。但是他看了之后,才发现并非如此,竟然写的还挺有意思……

  是夜,高光宗挑灯翻阅。看完一遍后,他想了想,又从头看起。他心里觉得奇怪,他不是没看过更jīng彩的故事,只是这个故事似乎有哪里和其他的不一样。

  到第二遍看时,他终于明白了,小杨氏笔下的食品、衣物、建筑、礼节……生动具体,不像是凭空想象,倒像是她自己曾经亲历一般。

  他摇摇头,心想,自己真是糊涂了。小杨氏乡下来的丫头,没见过世面,她不是凭空想象,又是什么?

  次日清晨,高光宗对秦珩道:“嗯,我今日拿去书局,给你问问。人家要是不愿意出,你可别哭鼻子使xing子。”

  秦珩失笑:“怎么会?”如果真出不了,那是她写的不好,再写就是了,哪里值得哭鼻子使xing子?

  高光宗轻哼一声:“但愿如此。”

  话虽这么说,他去惠通书局时,怕白跑一趟,又带上了自己新写的话本子。——万一不行,也还有个备用的,不是么?

  高光宗去了书局,秦珩在家里静静等待。她紧张而又期待,心神不宁。原本在她的计划里,她是要继续写新话本子的,可是备好了笔墨纸砚,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。

  一个多时辰后,高光宗就回来了。

  秦珩jīng神一震,忙迎了上去:“怎样?书局怎么说?”

  高光宗神色古怪,视线在她身上转了一圈,方慢吞吞道:“晋七爷想跟你面谈。”

  “面谈?”秦珩微怔,继而皱眉,“只怕不大妥当。”她轻声解释:“我不宜外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