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上恕罪_作者:程十七(328)

  他虽未说完,可秦珣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。秦珣笑笑:“不必。”

  他想,是他魔怔了。这世上知道秦璋夫妇尚在人世的,不过寥寥数人,且皆是他的心腹,绝无可能帮助他们传播消息。而且若真是丁如玉所为,她绝对不会给他添一个“杀兄”的罪名,说他害死先太子。——若人们真信了,将来即使秦璋重新站在人前,也会被人怀疑身份。那么先前流言的真实xing,就值得怀疑了。

  这事跟秦璋夫妇没关系。

  回宫的途中,秦珣忽然想到一种可能。这次的流言,和上次他中毒即将死去的流言,会不会是同一人所为?

  第109章 对峙

  两次的流言看似不同, 但都是针对他。不管是哪一个, 都不利于朝堂稳定。

  秦珣此次教人去制止流言,然而流言这东西,一时半会儿想停歇并不容易。流言还未真正压下,京中就有了一次地震。虽然没造成伤亡, 但听闻北城有部分房屋受损。

  如此一来,流言更盛。甚至有人说,这是皇帝德行不够,是上天降罪。

  地震后,秦珣命人前去查看,处理相关事宜。得知没有伤亡, 他略松了一口气。

  次日在朝堂上, 有御史郑重地提起此事。

  这位年岁不大的杨御史忖度着道:“近来外边有些流言,于圣上清誉有损。臣认为,皇上应出面澄清一二。”

  “哦?什么传言?”秦珣挑眉。尽管他已经知道此事。

  坊间传言颇有些说不出口,杨御史略一迟疑,如实答道:“那传言污蔑皇上, 说皇上弑父杀兄、谋逆乱伦……”

  寥寥数语说完,他额上已生出了冷汗。——流言这东西, 说要紧也要紧,说不要紧也不要紧。先前他听人说, 皇上中毒,命在旦夕,不少人商议着怎么接了睿王回京继承大统, 也好有个从龙之功。——后来证实流言是假,皇上忽然出现在朝堂,当时正质疑阿武公公,说着要奏请太皇太后做主迎睿王进宫的李御史,这不已经称病告老还乡了么?

  就这样还是皇帝仁慈了呢。

  离得远,杨御史看不清皇上的神qíng。他屏住呼吸,认真听皇上的回答。他心说,这样的传言,皇帝定然会雷霆大怒。

  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听到皇帝似是轻笑一声,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无比的笑话一般,玩味地重复:“弑父杀兄?谋逆乱伦?这样的无稽之谈,竟也有人相信?”

  杨御史大着胆子道:“虽是无稽之谈,但是愚夫愚妇听风就是雨,不辨真假,也就传的多了一些。而且,而且……”他顿了一顿,续道:“今岁地震,震在京城。恐怕是天降惩罚,百姓不安。皇上不如下罪己诏,安抚民心……”

  “罪己诏?”秦珣轻笑,“什么罪己诏?告知天下,朕有罪。民间传言都是真的,坦然接受一盆又一盆的脏水?”

  他摇了摇头:“这罪己诏,不该这么下。”他心说,若没有这些流言,他下个罪己诏,安抚民心倒也无不可。但现在这个时候,他若下了罪己诏,那才是真说不清。

  “皇上……”

  “昔日本朝太祖皇帝继位,大旱三年,难道也是天降惩罚吗?杨爱卿博览群书,朕想问一问。当时太祖皇帝是怎么说的,爱卿可还记得?”

  杨御史略一思忖,答道:“回皇上,当日太祖皇帝说‘是旱是涝,皆是自然常态,跟君王德行又有什么关系?’可是皇上……”

  杨御史心里想着,话不能这么说。太祖皇帝当年是见天下百姓有难,拔剑而起,救黎民于水火之中。在百姓眼里,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,是大救星。大旱三年,他能不下罪己诏。可今上这明显不一样。——不过,他不得不承认的是,眼下坊间传言对皇帝不利,他若下了罪己诏,将地震揽在自己身上,指不定民间百姓怎么编排。那时再澄清也是有理说不清了。

  说起来,这事是不大容易。

  “京城地震,好在无一伤亡,也是上天的仁德。只是城北百姓有人房屋坍塌,无家可归。朕已同皇后商量过,决定从私库中拿出一些银钱,帮他们修缮房屋。”秦珣扫了杨御史一眼,慢慢说道。

  “这……皇上仁德。”杨御史愣了一愣,连忙说道。

  “皇上仁德。”众臣皆附和。